第一百二十五章 神机左军一战成名
…
种朴和种师道、种师中一样,是种家将的第三代,他的父亲正是种家将中赫赫有名的种谔。本文搜:看书屋 xqukanshuwu.com 免费阅读
与现在还没崭露头角的种师道和种师中不同,种朴可以说是整个宋哲宗时期边功最为卓著的一位大将了,不管是平夏城之战,还是进筑横山,他都居功至伟,就连经略吐蕃,他也是多有建树。
去年年底,青唐战线危难,种朴也当仁不让地赶赴河州。
谁知,就在种朴准备去救援一公城的前夕,赵煦去世,赵俣登基。
接着,赵俣就一旨调令将种朴和郭城以及他们手下的精锐一块调到了京师。
就这样,赵俣硬生生地把种朴从鬼门关中给拉了回来。
种朴到了京师,赵俣还让他来赴阙过。
种朴别提有多激动了,他给赵俣讲了很多西北的事、西夏的事、青唐的事,以及他对攻灭西夏和青唐的看法。
这次谈完,赵俣就让种朴去河北整军了。
换而言之,当初赵俣实际上真的做好了跟辽国开战的准备。
如今,辽国偃旗息鼓,赵俣决定一举灭掉青唐吐蕃,再留着种朴在河北也就没用了。
于是,赵俣让种朴和童贯带上种朴原来带来的五千人马、两万河北禁军、一万京畿禁军以及神机左军(另有一万辅军),共五万人马,号称二十万大军,前去增援青唐地区。
在种朴和童贯的率领下,这支援军很顺利地就到达了熙河路。
此时,熙河帅胡宗回已经数次派人去救援一公城,结果,不但全部失败,这几次出兵的主将还全都被杀。
这支青唐军的主将名叫朗阿克章,正是世代居住在一公城地区的豪酋。
历史上,种朴就是被朗阿克章所杀。
种朴、童贯等援军到达河州的两天后,便被胡宗回强令出兵,去救援一公城。
西北地区地形崎岖,又要到朗阿克章家族世代居住的地盘去客场作战,种朴怎么想,都觉得,这仗不好打,但是帅命又无法违抗。
为了尽可能地挽回准备上的不足,种朴找来了两个为他提供十多年情报的番僧,希望通过他们的向导,尽可能地提高胜率。
其实种家将自种朴的爷爷种世衡开始,就以善于招抚番人,而被世人称道。
其后不管是种朴的老爹种谔,他叔叔种谊,还是他自己,都凭借联合番人,立下了无比辉煌的战功。
所以种朴也有足够的自信去信任眼前的这两位番僧老朋友。
番僧告诉种朴,一公城一带的部落,非常敬畏颜色鲜艳的旗帜,只要种朴多立旗帜,便可得到那些番人的归附,敌军也会遭到削弱。
其实这话也不完全是胡扯,番人向来推崇佛教,颜色鲜艳的旗帜往往带有宗教意味。
种朴深谙其中之道,按说不应该对番僧的言语产生怀疑才对。
可种朴上次赴阙时,赵俣说过的话不多,所以每一句,种朴都记在了心上。
而赵俣说得很郑重的一句话就是:“不熟悉的番人不可尽信,尤其危急之时。”
赵俣的话,如警钟般在种朴的心中回响,这让种朴在信任与戒备之间徘徊不定。他深知,在这烽火连天的边疆,每一丝疏忽都可能葬送全军性命,乃至影响到整个西北战局的走向。
于是,种朴决定采取双重策略。他一面命人大量制作色彩斑斓的旗帜,遍布营地四周,以期在心理上给予敌人压力,同时将赵俣的亲军神机左军布置在中间,让神机左军的辅军负责扛旗,他本人则像狼群的首领一般亲自带着亲军去殿后,准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
——种朴这么做,其实也是想保护神机左军,他可不敢将赵俣的宝贝疙瘩全都折了。
不出意外的,马上就出了意外。
宋吐交接处地形崎岖狭窄,逼迫宋军只能以防守能力薄弱的细长队形艰难前进。
而高耸显眼的旗帜又不利于军队隐藏。
这便让宋军的位置很快就被吐蕃军锁定。
赵宋王朝入主青唐城后的种种政策,已然激起了吐蕃酋长们的群情激奋,此时,从青唐腹地再到河南地区,早就打成了一锅粥。
在这样的局势下,想靠几面旗帜就招降敌人,无异于痴人说梦。
果不其然,宋军行出六十余里后,便遭到了吐蕃骑兵的突袭。
吐蕃人深谙地形,又有两个番僧跟他们里应外合,一开战,吐蕃军就占据了上风。
而且,受限于地形,宋军的细长队形又首尾不德兼顾,难以及时作出阵型调整护卫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