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赵俣:差点暴露我也是穿越者(第2页)
这回,崔念月笑了。
老实说,她真的挺喜欢李琳的。大方,不计较,宫里的大事小情都交给她管,李琳自己一点都不插手,对她无比信任。
就是,李琳的心太大,根本不知道给自家人争取好处,也不知道自家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有了张纯的承诺,也不用张纯问,崔念月就说:“奴婢会一招倒挂金钩……”
……
宋夏两国签完议和条约了之后,本该相安无事一段时间。
不想,赵煦死以后,夏主李乾顺欺赵俣年轻,威望低。
当然,也是因为赵宋王朝继续收复青唐吐蕃,给了西夏巨大的压力。
——李乾顺用脚后跟去
想,也知道,赵宋王朝要是打下了青唐吐蕃了之后,下一个战略目标肯定是西夏无疑。
因此,李乾顺一直在暗中支援敌对赵宋王朝的青唐吐蕃。
还有,李乾顺很清楚,赵宋王朝如今势大,他必须谨慎处理与辽国的关系,不然的话,西夏独自应对看起来越来越强大的赵宋王朝,可能会有灭国的风险。
所以,跟幕僚商量过后,李乾顺便派人去辽国,提出请求,希望迎娶辽国的公主为妻。
只是,这时的耶律洪基已经病重,一时之间根本就顾不上西夏。
没办法,李乾顺现在只能自救。
不得不说,李乾顺不愧是西夏的中兴之主,在这么短时间内,英明而谨慎的他,就已经得到了西夏国中文武大臣的认可。
李乾顺虽然一度在赵宋王朝的兵锋下委屈称臣,但却从未忘记国土沦陷的屈辱。
自亲政以来,李乾顺不但在国中创设国学,招纳弟子三百以推崇儒教,培育人才,昔日在与宋军交战中战死的仁多洗忠等大将,他也都?赐其家,表彰功勋。
李乾顺与赵俣的议和,从来都不是为了守着一方水土,从此苟延残喘,他想要的是争取足够的时间厉兵秣马,从而在不久的将来,向赵宋王朝复仇,以洗刷其母小梁太后所留下的耻辱。
而李乾顺的弟弟李察哥,也正是其兄的中兴大业中最为重要的助力臂膀。
早在赵煦时期,宋军第一次出兵攻灭青唐时,李乾顺就派出大将仁多保忠前往支援。
当时,只有十六岁的李察哥,便在西夏的援军中。
虽然当时的夏军被宋军给打退了,但李察哥却在撤退时,以强弓射退了苗履麾下的副将,从而逼迫宋军后退,为夏军的撤离争取了时间。
李察哥一战成名。
回到西夏以后,李乾顺将李察哥封为晋王,让李察哥等人从新训练军队。
李察哥充分吸取宋军的长处,来重整夏军,使夏军的战力大增。
后来,西夏出军配合吐蕃军将宋军击退,随着宋军的主力被打出鄯州与湟州一带,青唐吐蕃终于在新任赞普溪赊罗撒的领导下重新建国。
李乾顺观察了一段时间,见赵俣没有将青唐吐蕃吐出来的意思,便将西夏宗室的一个公主嫁给了溪赊罗撒,成为他的末蒙。
西夏和青唐正式结为盟友。
随后,李乾顺派遣西夏大将仁多保忠出兵援助溪赊罗撒,想要与吐蕃军联手打退宋军,并趁机占领湟州,将势力渗透进青唐地区。
因为李乾顺摆明了要干涉赵宋王朝收复青唐地区,甚至明目张胆地出兵下场,最近主要负责西北战事的章惇和曾布果断全面关闭与西夏的榷场,跟西夏打起经济战来,双方的关系又迅速跌落到了冰点。
与此同时,章楶重新加强了宋夏边境天都山一带的堡寨建设,绥戎堡与怀戎堡两座堡寨在这一阶段得到了进筑。
宋夏之间的战争,有可能一触即发。
另外,宋朝的密探传回来消息,李乾顺已经向辽国遣使,请求辽国给西夏派遣援兵,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最后的准备。
只是,一来,宋夏两国之间的战争还没有正式开打,辽国不想出兵刺激赵宋王朝,促使这场战争提前爆发;二来,耶律洪基的身体一天比一天糟糕,在这种辽国随时都有可能换君主的时刻,辽国也真是不敢轻启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