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不羡鸳鸯不羡仙,只羡赵俣每一天(第2页)
前几天,赵俣上了三垒。
照目前的速度,用不了多久,赵俣就能全垒打了。
而在袁倾城看来,她和赵俣现在应该算是正处于热恋当中……吧?
至少赵俣没有强迫袁倾城侍寝。
至于赵俣占她点便宜?
袁倾城不仅没有想象当中的反感,还每天都在期待与赵俣见面时的惊喜。
这不,刚把地三鲜下锅,袁倾城就迫不及待地给她的侍女徐婆惜使了个眼色,让徐婆惜去找赵俣询问一下,赵俣是来她们这边吃,还是她将饭菜装好给赵俣送过去?
徐婆惜领命了之后,就去垂拱殿找赵俣。
不想,今天赵俣没什么政事需要处理,所以就又去了昨晚让他有些意犹未尽的龟兹公主和西夏公主那里。
在草原地区,由于生存环境较为恶劣,部落之间为了争夺资源、人口等时常发生冲突。
而抢婚在一定程度上是这种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增加本部落人口、壮大实力的一种手段。
同时,草原民族崇尚武力和勇敢,抢婚被视为一种展示男子勇气和力量的方式,能够抢到其他部落的女子被认为是一种荣耀。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历史上铁木真的妻子孛儿帖曾被蔑儿乞人抢走。
后来,铁木真借助盟友的力量打败了蔑儿乞人,救回了孛儿帖。
可那时,孛儿帖已怀有身孕,不久后便生下了其长子术赤。
而对于被抢女子来说,她们深知反抗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如遭受暴力伤害,甚至失去生命,为了保全自己,她们只能无奈地接受被抢的现实。
同时,面对强大的抢婚者和陌生的环境,她们也会感到孤立无援,看不到逃脱或改变命运的希望,从而选择向现实低头。
关键,草原文化中对强者的敬畏心理使得一些女子认为被强者抢走是她们的荣幸,从而认可这种结果。
更为关键的是,有些女子受到本部落或抢婚部落文化中关于婚姻和女性角色观念的影响,觉得女子在婚姻中处于从属地位,即使是被抢,也应该服从命运的安排,尽到自己作为妻子的责任。
而不论是龟兹文化,还是青唐吐蕃文化,都属于标准的草原文化,因此,龟兹公主屈服自己,赵俣一点都不意外,哪怕自己杀了她唯一的儿子。
让赵俣有些意外的是,西夏公主的屈服和配合。
西夏有一半时间是女性掌控政权。
这使得西夏女人与其它地区的女人不同。
西夏社会对女人有一个特殊的称谓:“麻魁”!
在西夏语中,“妇”音为“麻”,“大”音为“魁”,“麻魁”的意思就是“壮妇”,也是指能参加战斗的“女兵”。
西夏早期战乱不断,以至于西夏男人一次次的在战争中伤亡,慢慢导致了整个民族的生产力不足,兵源不足,人员匮乏,所以就需要女人出战。
这使得,西夏女人,任侠果敢,有仇必报。
史称:“夏俗,以不报仇为耻”。
如果某个西夏女人因自己的力量弱小而不能报仇,就会聚集一些强壮的妇女,用牛羊和酒食招待她们,然后带领着她们冲向仇人的家,放火烧掉仇人的房屋,为自己报仇。
这已经成了西夏女人的文化。
所以,之前赵俣还挺担心西夏公主的,毕竟自己杀了她的丈夫,害怕她学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
谁想,赵俣想多了。
与龟兹公主相比,西夏公主更主动,也更顺从,可以说,没有她的配合,赵俣还真不一定能双飝成她们两个。
事后,赵俣搂着西夏公主询问,才知道,她根本就不愿意去快要亡国的青唐吐蕃和亲,是李乾顺等人逼她的,她才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去和亲,她对跟她一共也没相处几天的溪赊罗撒没有任何感情,这才对把她给救出来的赵俣很感激。
当然,以上这些全都是西夏公主的一面之词,或许她就是想在人生地不熟的赵宋王朝找个依靠甚至是长期饭票,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