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逆不道任鸟飞

第一百四十一章 很会把握机会的司药王美人(第2页)

 当时,赵佶同意了蔡京的这个计划。

 只是,四辅的规模实在太大,以至于,还没建设完毕,便已然流出了谣言。

 即:“时谤言至谓鲁公反设此以囚人主。”,说是蔡京想用四辅来囚禁赵佶。

 这件事,多半是子虚乌有。

 但问题是,蔡京当时的做法也确实颇有可指摘之处。

 一方面,蔡京选择的四辅总管基本上都是他的姻亲故旧。

 另一方面,在四辅新军上,蔡京“增利物,添月给,且免出戍。”,总之又是蔡京最喜欢干的用国家的钱加工资加福利来收买人心的老套路。

 赵佶看在眼里,哪能让蔡京如愿?

 而且,那时的蔡京,经济改革已经初具成效,使得北宋王朝国库充裕,还先是收复了青唐地区,又大败西夏,声势和权势都极高,超过了赵宋王朝的历任宰相。

 赵佶担心蔡京势大难控,便将四辅的兵力,每一辅都控制在了两万以下。

 下面的执行官员见此,自然就明了,这是皇帝在打压宰相,所以全都纷纷磨洋工,或者阳奉阴违。

 直至最后,四辅的总兵力也没有超过五万人马,相关制度也始终都没有完善,又成了一个形同虚设的样子工程。

 紧接着,因为天降彗星异象,赵佶开始借故打压蔡京,首先是调整中枢人事削弱蔡京的势力,其次是拆毁蔡京主张的元祐党籍碑,通过赦免元祐党人来否定蔡京的作为,接着蔡京第一次被罢相。

 与此同时,赵佶下诏,要求提高朝廷派出的走马承受(也就是宦官)在边境帅司中的话语权。

 童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崛起的。

 不得不说,赵佶此举虽然有自废武功的嫌疑,但如果站在皇帝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他做得似乎也没有错。

 如今,轮到赵俣做这个决定了。

 赵俣肯定不能自废武功,那么,赵俣就得想个办法,让自己不畏惧任何人的挑战。

 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

 在赵俣看来,没有比自己直接掌控一支战力最强的武装更有效的。

 而神机军就是这支战力最强的武装。

 为此,赵俣自然是给神机军最好的,包括其指挥人员。

 神机左军和神机右军就不说了,不论是宗泽、王禀的组合,还是张叔夜、何灌的组合,表现得都是可圈可点。

 轮到神机前军、神机中军、神机后军,赵俣肯定也得安排最好的指挥人员。

 经过反复筛选以及张纯的推荐,最终赵俣决定。

 神机前军的统制由南宋名将刘锜的父亲刘仲武担任,都监由种师道担任(种师道初任文职,因有谋略,后改武职,抵御西夏有功,成为名将,被尊称为“老种”,也就是水浒传中鲁智深的顶头上司。)。

 神机中军的统制由杨业之孙、于杨文广为从弟、与折继闵为表兄弟、南宋名将杨存中的祖父杨宗闵担任,都监由两宋五大保卫战中的中山保卫战的守将詹度担任。

 神机后军的统制由种师中(即“小种”)担任,都监由南宋名将折彦质(也就是折可适的次子)担任。

 这五支神机军平时没有统一的指挥,连枢密院和三衙都调不了这五支神机军,他们只听赵俣的调遣。

 当然,赵俣肯定没有时间亲自盯着这五支神机军,所以,他让自己的亲信宦官李林(没错,就是李琳)来负责盯着这五支神机军的建设和训练。

 这天,种师道、刘仲武、杨宗闵、詹度、种师中、折彦质已然陆陆续续全都到达京师了。

 这是赵俣的绝对心腹,再忙赵俣都得去见一下。

 于是,赵俣让种师道等人前去神机左军和神机右军的营地,也就是开封府的校场,自己也带着女扮男装的李琳前往。

 校场上,旌旗猎猎,战马嘶鸣,神机左军与神机右军的将士们列阵以待,英姿飒爽,气势如虹。宗泽与王禀、张叔夜与何灌分别立于两军之前。

 种师道等人看着这两支在西北战场所向无敌的强军,心中五味陈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