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壤小小亦木之

第218章 独立发明(第2页)

 似乎是受到了当初犒赏大会的刺激,这群年轻小伙子十分迫不及待想把成果展示给黎木。

 由他们独立完成,并做出突破的项目,一共3个。

 这也是部落首次,没有黎木帮助的情况下,全程单独由族人完成的研究项目。

 分别是单位确立、榫卯组合、投石机结构。

 其实,说是三个。

 倒不如说,是连锁反应导致的一条研发链。

 首先,便是单位。

 在楚楚察探队的协助下,地下洞穴二层,成功清理出了一小片安全区。

 安全区内,研究人员在考察矿物的时候,偶然发现,这些因魔力对流而缓慢“生长”的矿物,其生长速度似乎是有规律的。

 最明显的,就是某种发光矿物的闪烁频率。

 其频率,对照呼吸、滴水等等,似乎还要更加恒定。

 由此,在反复地验证之下,队员们初步定义,矿光闪烁的一半时长,为一秒。

 这一秒,看起来粗糙、简陋,但却是迈出的第一步。

 一旦找到合适的材料、器械、方法、技术,这一秒,便可以脱离“矿物闪烁”,走进千家万户。

 而榫卯,似乎也是受到“矿物闪烁”的启发,获得了启发,进而制作出了齿轮的前身,“进制绞轮”。

 根据绞轮伸出木棍的多寡,可以做到进制的变化,从而改变转速,控制开关。

 而绞轮的出现,不光可以应用在床弩上,也能应用在投石器上。

 初代投石器诞生了。

 初代投石器所用的结构,除了绞轮,还有长绳索编织,激发装置,旋转活动结构,配重稳定等等结构。

 这些结构,将用于二代床弩的研制,也将逐渐普及于部落。

 举个例子。

 不同于床弩的简易扳机激发结构,投石器采用了更方便的“棍环结构”。简易硬木扳机结构,不同于有弹簧、复式结构的较复杂扳机,每次用完都需要稍作复位,而且材料磨损大、控制精度也一般。甚至有时候扣动扳机,射不出去。

 可“环棍”就不一样了。只要抽出棍子,原本套在这一根棍子上的圆环,必然分离。虽然结构更简单了,但激发成功率却反而更高了,非常适用于投石车这种大型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