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壤小小亦木之

第666章 秋季纺织之需(第2页)

 教育的总体上部制度确定了。

 下部根基自然也需要稳定。

 比如教师的筛选、课程的编修、整体的侧重...

 黎木深知教师筛选至关重要,内门、亲传到还好了,尤其是外门班主任。

 他设立一套严格且全面的考核机制。

 除了专业知识的考察,还注重品德、耐心与创新思维。只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能引导学生成长的人,才有资格成为教师。

 至于,前世那些针对教师的一系列复杂无用的面子流程,在这里就完全没必要了。

 老师,除了上课,就只需要考虑怎么更好的上课。

 老师都不能安安心心教课,都不能发展相关的技能,那还教个什么课。

 课程编修方面,黎木主张既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要融入实用的生活技能和新兴的知识理念。

 至于“外语”“化学”“生物”学,这些纯粹只是作为一些边缘课程。修不够学分,大不了不选择与之相关的内门晋入。

 学生的主要精力,还是应该放在他们更感兴趣、更擅长的东西上,再不济,也是对部落作用更大的东西上。

 或可在其中,加入一些更偏实际的课程,比如在一定范围内外出采集,小规模狩猎,地下洞穴探索。

 多看多接触,让这群活泼好动的花朵彻底绽放。

 ......

 秋季二月中旬。

 体感气温下降至不足二十度。

 积累的大量棉花,总算派上了用场。

 虽说纺织厂产能有限,可棉花允许私售。

 家里有骨针、丝线的,买两块兽皮,几斤棉花,丑是丑了点、漏风也是漏风了点、掉毛也是掉了点,却也能弄些粗棉衣出来。

 要是有钱的,上个几十斤上百斤,塞一床棉被也不是不行。

 虽然处理的不咋滴,但能在森林里先这么用起来,渡过一个秋天也是够了。

 随着粗棉衣、粗棉被的出现,部落里的人们在这个渐冷的秋天有了更多的温暖。

 可别小看这点保暖效果。

 大大减少了体温的丧失,也避免了夜晚一些人平白无故体能流失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