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壤小小亦木之
第766章 人口烦恼(第2页)
可老族人,到处都跟宝贝似得,哪里那么容易调?
更别说,现在别的总局,还都在不断压力“它”。
直到纳猿族的到来,这个问题,才算是得到了一定的缓和。
怎么说呢,不愧是猿类族群。
又或者说,不愧是能自己内部建“镇子”,展开贸易的族群。
他们之中还是有不少存在,能够满足最低要求的。
至少,一些简单的工作,在差不多的指导下还是能做的。
只不过。
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人力局,除了算术能力,还要有很强的逻辑能力、交流能力,以及一定的制内工作经验。
没办法。
黎木只能开着【过载】搞一堆土偶分身,硬扛。
步子迈的大,东西吃得多,那就只能努力消化,消化不了,那就只能憋出“胃病”了。
......
而比起树洞驻地的繁杂混乱。
部落本部,则开始沉淀稳定。
安稳的生活,些许刺激的碰撞,日益更新的环境,这种情况下便是更容易促进发展。
部落第一架“织布机”诞生了。
此织布机,结构较为复杂,效率也非常低下,甚至想要完全发挥它的作用,需要2~3人同时操作。
相比较于过去,效率比没有多大的提升,甚至如果器械出现损坏、卡顿,还会导致效率进一步降低,乃至不如纯手工。
但它,却有几点是过去的“两签儿式”纯手工织布无法替代的。
细密度,统一度,安全性。
手工织布,比较吃技术,若是新手或是手指不发达的民族从事织布工作,很可能会导致布料空隙大小不一,编织次序错乱。丝线开毛,更甚至出现大量线头,刺破自己的手指。
而有了这器械,就可以省去“手指要求”“丝线要求”,以及降低“技术熟练度要求”。
从而让织出来的布料,空隙更小更密,也更加的整齐统一,同时避免刺破手指、皮肉,减缓手筋、关节磨损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万事开头难。
只要出现了这第一个,把织布原理换成“固定公式”的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