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壤小小亦木之

第799章 耕体细化(第3页)

......

紧随着耕种土体系的建立,便是耕种体系的逐步完善。

目前部落,正在逐渐完善有关“耕种环境”和“耕种辅助”的体系。

耕种环境,字面意思,也就不过多赘述了。

这“耕种辅助”,里面说法就大了。

其中包含了:音乐、灵风、元素、阵法、风水、稻草人、镇碑、益虫、田垄布局、特殊光照、信息...等诸多方面。

因为方面太多了,不可能每一亩土地,都把每个方面全给涉及。

而且,有些植物对声音敏感,有些植物不敏感,有些土地环境适合通风,有些则需要尽可能密闭。

所以,这个就没办法像耕土体系那般,进行明确的“名称划分”。

而是最终决定,采用“评分制”。

比如阵法。

在相同的“标准部落耕种环境”条件下。

聚灵阵,对于小麦是“+3分”,对于水稻却是“+4分”。

一块田地,搞了哪些方面的辅助,根据环境和作物,则加上相应的“分数”。最终以“辅助总分数”作为不同方面土地的应用标准。

这些方面就像是额外词条一样,不同的土地,不同的标准,需要你凑词条来达到分数要求。

“耕种环境”,则同样采取类似的体系编制手段。

比如某块x类试验田的需求:

1、土壤等级需达到2级沃土及以上。

2、环境分数需达到14分及以上。

3、辅助分数需达到12分及以上。

随你怎么搭配,你哪怕抱着每一个有灵性的植物天天给它们讲故事、然后再加个聚灵阵来凑分数,但你至少要满足最低的要求。在此之上,越高越好。

可实际上。

一般情况来说,土地级别够了,它本身就已经是一个正面作用了,如果没有充足的精力、资源、技术,其实是没有必要花费力气,再搞些额外的辅助手段作“锦上添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