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壤小小亦木之

第1065章 小雨洲开发

增殖废土。

 中原地区。

 一座座高炉耸立。

 一面面红旗飘扬。

 “铿~铿锵!”

 “加把劲儿呦!”

 “铿~铿锵!”

 “努力干呦!”

 “铿~铿锵!”

 赤红色的火焰席卷向苍茫天空,驱散着世间一切寒意。

 粘稠的铁水流淌,混合着汗水与刺鼻的碳味。

 一车又一车的矿石运输而来。

 一车又一车的金属运输而去。

 中原地区,重工轻农。

 土地按户籍下放给百姓,从最开始是按人头,发展到按“家庭为单位”。

 可即便如此,依旧源源不断的有人从小雨洲四面八方汇聚过来。

 人们的野心真的止步于此了吗?

 一家四五口,就守着一块地,足够了吗?

 生活仅仅为了糊口嘛?

 不,不仅如此。

 大量的壮劳力,不满足于几亩好地。

 从地主贵族那儿分来的地,实在好的过分,土地肥沃,农具齐全,还附赠一堆补贴。

 建材补贴、牲口补贴、维修补贴...

 5%的全期年税,更是低到前所未有,且整个过程方便简洁,毫无水分。

 按亩来算,每年上交5%的均线粮。

 所谓均线,就是粮食这一年的平均产出。

 而这个平均数,黎木部落是以荒地、原种粮为实验田计算的。

 百姓用的是精品粮种,而且是肥沃土地。稍微富裕些的,甚至购入了耕具、力畜,更加省力。

 而且一年一缴,剩下全归自己。没有什么二期、三期额外缴纳,更没有所谓的“政府低价收购”“地主、乡绅、家族二重、三重剥削”。

 可以说,主打的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纯收入。

 黎木部落分土地的目的,不是靠这些人供给粮食。

 而是快速吸收稳定人口,让他们自己能养活自己。

 部落那边都是精粮、灵膳,也用不上这些。

 给土地,也意味着限制。家里有地,就总要留人打理,人就走不远。

 不同于前世,地大物博,鼓励交通。

 小雨洲实在没那个必要,要的就是你们老老实实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