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种田经商养活三军牛顿不爱吃苹果

第二百八十章 祸水东引

“招降?在黎阁老心中,参与谋逆叛乱这等应当诛九族的大罪的人仅仅招降即可?那以后要是有人因此而效仿,大渝可还有法纪可言?”

 

黎阁老不理会刑部尚书的讥讽,继续道,“陛下,西南军驻守西南十余年,对西南当地的风土民情与山川地貌最为熟悉,因此才能将异族挡在大渝国门之外。”

 

“若将西南驻军全部处死或迁移,那何人驻守西南边境?若是西南苗族趁机攻陷大渝疆土,那才是得不偿失啊!”

 

平元帝眸色一沉,他被怒气冲昏了头脑,险些忘了西南之外对大渝虎视眈眈的南疆。

 

“阁老此言太过危言耸听”,大理寺卿反驳,“我大渝兵力强盛,麾下百万雄兵,难道还不能抵挡区区一个南疆部族?”

 

“陛下,臣以为还是要严惩唐征与西南军,以儆效尤!”

 

平元帝颔首。

 

黎阁老苦口婆心,“陛下,大渝拥有百万士兵不假,可缺良将啊!”

 

自先帝以来重文轻武,朝中良将青黄不接,到平元帝更是设立督军一职,派遣内监前往各大军营监督摄权。

 

如今,除了西北军之外,其他军队的军权几乎全部内监牢牢掌控。

 

可太监哪里懂得排兵布阵、用兵打仗?

 

不少将领因为与内监有冲突,被贬的贬、降的降,本就缺乏将才的大渝更加人才凋落。

 

而剩余的将领,不是年纪太大已经不适合上阵杀敌,就是年龄太小没有经验。

 

朝中如此情景,如何能打?

 

黎阁老建议,“古话有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今当务之急是加设武举,从天下英豪中选取良将培养,以待来日。”

 

大理寺卿反驳,“黎阁老也说良将难求,哪怕明日开武举选出几百个好苗子,都得在战场摸爬滚打数年才能培养出来。”

 

“那这几年,朝廷就眼睁睁看着唐征在西南一步步壮大自身?”

 

刑部尚书冷笑,“照黎阁老的想法,等到唐征率军攻进洛阳,大渝都还没培养出好的将才呢!”

 

“都住嘴!”平元帝被吵得头疼,问坐在一旁的章太傅,“太傅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