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风筝(第3页)

 

收风筝时,夏侯杰正准备弯腰卷线,线轴上的丝线绕得有点乱。林夜突然按住他的手:“我来。”他指尖在线轴上轻轻一点,散开的丝线突然自己往回卷,一圈圈绕得整整齐齐,连收尾的绳结都和剧团绣娘打的“蝴蝶扣”一样,红金相间的线在阳光下闪,像只停在线轴上的小蝴蝶。夏侯杰看得眼睛发亮,肱二头肌随着笑的动作鼓起来:“这招必须教我!下次收训练绳能省十五分钟,省下来的时间能多教林昼翻侧空翻!”

 

回去的路上,邹善的帆布包沉得很。除了蝴蝶风筝、没吃完的蝴蝶酥,还有林昼捡的珠片——他把最大的几片用线串起来,说要当书签。林昼靠在林夜肩上,手里转着串珠片,珠片碰撞着发出“叮叮”的轻响,像串小铃铛。“哥,明天能做个蜻蜓风筝不?”他的声音有点含糊,带着点困意,睫毛在眼下投出小小的影,“要透明的,像上次在江边看到的蜻蜓,翅膀能映出彩虹。”林夜“嗯”了一声,指尖在车窗上一点,水汽凝成只小蜻蜓,翅膀上还沾着片蝴蝶酥的碎屑,被风一吹化成小水珠,“用夏侯叔叔说的蝉翼纱,肯定能映出彩虹。

 

邹善从后视镜里看着,忽然把车速放慢了些。训练场的笑声还在身后飘,混着蝴蝶酥的黄油香和珠片的轻响。他握着方向盘的手轻轻转了转,真皮套的粗糙蹭过指腹,像摸着早上裁杭绢时沾的布屑——软乎乎的,带着点花香,比当年握刀时的冷硬暖多了。车窗外,长江的水被夕阳染成粉金色,货轮驶过的浪花里,像藏着无数只蝴蝶在飞,溅起的水珠在光里闪,像撒了把珍珠。

 

林夜忽然碰了碰林昼的胳膊,林昼没醒,睫毛像蝴蝶翅膀似的颤了颤,嘴角还沾着点蝴蝶酥的糖霜。林夜笑了,指尖在空气中画了只小蜻蜓,翅膀上的碎屑轻轻落在林昼手背上,像颗小小的珍珠。江风穿过车窗,带着训练场的青草香、蝴蝶酥的甜,还有风筝银线的余韵——都是安稳的味道,像被阳光晒暖的棉絮,裹得人心头发软。

 

就像这江水,不管流过多少礁石,总会稳稳地往前淌,带着阳光,带着船影,带着此刻车厢里的暖意。林夜看着老爹握着方向盘的背影,忽然觉得,所谓重生,或许就是看着曾经的刀光,变成此刻裁布时的温柔;看着曾经刑场的风,变成现在江滩上的蝴蝶;看着曾经攥紧刀柄的手,如今能稳稳托住一片杭绢,托住两只“小蝴蝶”的笑声。而这些日常里的细碎暖意,比任何能掀起风浪的法术都更有力量,能把所有过往,都酿成此刻掌心的温度——暖得像刚出炉的蝴蝶酥,烫,却让人舍不得松开。第二天清晨的技术部像被晨雾泡软的宣纸,连空气都带着点潮润的甜。邹善的工作台已经腾得干干净净,木缝里还嵌着昨天削竹片时落下的细屑,在晨光里泛着淡淡的白。他从帆布包里掏出卷蝉翼纱,纱卷刚展开,晨雾就顺着纱的纹路漫上来,在上面洇出淡淡的湿痕——这是夏侯杰托剧团的老裁缝找的,薄得能透过纱看到对面窗台上的青瓷瓶,瓶里插着的芦苇穗在纱上投下模糊的影,像水墨画里的淡墨痕。

 

“得把翅膀削成菱形。”邹善捏着纱角往竹片上比,竹片是新找的白竹,是从安全局后院的老竹丛里砍的,纤维细得像蚕丝,截面能看到均匀的纹路,像被江水浸润了多年的老竹根。他要做蜻蜓风筝的翅骨,得比蝴蝶风筝的翅骨再细一半,指尖捏着竹片两端轻轻一弯,竹片“嗡”地响了声,弧度像真蜻蜓停在草叶上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