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胡同(第3页)

 

这天,小院迎来了一位略显特殊的访客——国家博物馆的研究员,周明远教授。他年约五十,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但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他是通过安全局的特殊渠道联系上诸葛亮的,指名道姓希望寻求“那位对异常能量有独特见解的顾问”的帮助。

 

“孔明先生,冒昧打扰。”周教授与诸葛亮显然是旧识,寒暄过后便直奔主题,“我们馆里最近接收了一批新出土的战国时期文物,其中有一件青铜剑,非常……特别。”

 

他拿出平板电脑,调出几张照片。那是一柄造型古朴的青铜短剑,剑身布满绿色的铜锈,但剑格处镶嵌的暗红色宝石依旧透着幽光,剑柄上刻着难以辨识的鸟篆文。图片拍摄于实验室的无尘环境中,但隔着屏幕,林夜都能隐约感觉到一股内敛却锋锐的气息。

 

“这把剑出土自一个规格很高的贵族墓葬,保存相对完好,本身就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周教授推了推眼镜,语气凝重起来,“但问题是,自从它被移入我们的临时库房进行初步清理和研究后,怪事就发生了。”

 

先是负责清理的助手在深夜工作时,突然感到一阵心悸头晕,仿佛被什么东西扼住了喉咙,休息了好几天才恢复。接着,另一位资深研究员在近距离测量剑身纹路时,仪器莫名失灵,他自己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想要将剑据为己有的冲动,差点与同事发生冲突。最诡异的是,库房的监控录像在几个深夜时段,捕捉到了极其模糊的、类似古代武士持剑而立的虚影,但白天检查却一切正常。

 

“我们尝试了各种科学检测,金属成分、辐射水平都正常。也请了心理专家,排除了集体幻觉的可能。”周教授苦笑,“现在库房的工作人员都不敢单独进去了,研究工作完全停滞。我们怀疑……这件文物本身,可能附着了一些不寻常的东西。”

 

诸葛亮看向林夜:“小夜,你觉得呢?”

 

林夜凝视着照片,那股锋锐的气息更加清晰了。他点了点头:“能量很强,而且带着一股……战意和执念。不像老城区那种散乱的悲伤,它更凝聚,更有指向性。我需要亲眼看看,才能确定具体情况。”

 

邹善微微皱眉:“博物馆?人多眼杂。”

 

周教授连忙道:“这个请放心,我们可以安排非开放时间,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而且,我们博物馆也有自己的安保力量,会全力配合。”

 

考虑到此事涉及国宝级文物,且影响正常研究工作,诸葛亮和关羽商议后,同意介入。这次出动的人员更为精简:林夜、诸葛亮(负责沟通与记录)、邹善(护卫),以及主动请缨的赵云——他的枪术与那股战意或许能形成某种奇妙的感应。

 

夜晚的国家博物馆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显得格外空旷寂静。在周教授的引导下,一行人穿过层层安保门禁,来到了位于地下的临时文物库房。库房内温度湿度恒定,灯光冷白,一排排金属架上摆放着各种待处理的文物,那柄青铜短剑被单独放置在一个特制的防弹玻璃罩内。

 

刚一踏入库房,林夜就感觉皮肤微微发紧。空气中的能量场明显不同于外界,一股沉凝、肃杀的气息弥漫开来,源头正是那柄青铜剑。赵云也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眼神锐利地扫视四周,显然也感受到了那股无形的压力。

 

林夜走到玻璃罩前,没有贸然触碰,而是闭上眼睛,将精神力缓缓探出。这一次,他感知到的不再是模糊的情绪碎片,而是一段更为清晰、更为强烈的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