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昭昭如愿,岁岁安澜(第3页)
由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陆雪琪的身体猛地向前倾斜,几乎就要扑倒在地。好在关键时刻,她迅速用双手撑住了地面,才勉强稳住身形。
此刻,当她缓缓睁开双眼时,那张如同寒玉般清冷绝美的面容上,不禁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苦涩笑意。
陆雪琪心知肚明,自己这次不但突破境界无望,甚至还差点儿因为练功不慎而走火入魔,真是有愧师恩。
想到此处,她的心情愈发沉重起来,原本明亮如星的眼眸也变得黯淡无光。
正当她沉浸在深深的沮丧之中无法自拔时,周身的气息开始变得紊乱不堪,再发展下去恐怕非走火入魔不可。
可就在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陆雪琪身前的地面竟然泛起了一层淡淡的青色光芒,这青光柔和而温暖,散发着一股清净祥和的气息。
这股气息犹如春风拂面,轻轻地拂过陆雪琪的身躯,须臾之间,便将她心中的那些杂念一一祛除殆尽,同时也渐渐地抚平了她体内紊乱的气息。
陆雪琪惊讶地瞪大了杏目,目不转睛地凝视着眼前这片神奇的青光。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青光之中竟然逐渐浮现出一篇感悟随笔。其字端庄大方、质朴厚重,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智慧。
而且,从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那种坚毅挺拔、直上云霄的气势,更是让人感到震撼不已。
陆雪琪仔细端详着这些文字,不知不觉中,她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画面:一株高耸入云、顶天立地的擎天青竹傲然挺立在天地之间,任凭风吹雨打,依然坚定不移地向上生长。
这株青竹的形象如此清晰生动,以至于陆雪琪觉得自己仿佛能够伸手触摸到它那坚韧的枝干和翠绿的竹叶,而每片竹叶上仿佛有着道文闪烁,闪烁间散发出丝丝道韵,让人静气凝神。
陆雪琪摇了摇头努力让自己清醒了过来,但那株青竹已经深深印入自己脑海中,清晰可见,稍一观想,杂念尽消。
然陆雪琪还不知道自己得了大机缘,此时她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这篇随笔,贪婪地吸取着其中的道理。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人,生老病死,匆匆百岁便见枯荣,天,亘古存之,不见其长,不见其衰,是故修道长生需逆人道而接天道,化人之有余者为天之不足,以天补人......
沉浸在其中的陆雪琪完全没有察觉到,她体内的太极玄清道竟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一般,开始自行缓缓地运转起来。
而就在这悄无声息之间,一直横亘在玉清第六层的瓶颈,就如同被一道汹涌澎湃的洪流冲破了堤岸,瞬间土崩瓦解!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萦绕在陆雪琪身前的青光也逐渐开始消散开来。
当陆雪琪从那种奇妙的状态之中回过神来时,才恍然惊觉自己的修为已然突破到了玉清境的第六层!
这一刻,她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欢喜和激动。
与此同时,对于那位留下这篇珍贵随笔感悟的前辈,陆雪琪更是涌起了一股深深的感激之情。
她整理衣衫,端坐行礼,恭敬地说道:“不知究竟是哪一位前辈留下的这般深刻的感悟,才能让我有如此巨大的收获。若有朝一日能够得知这位前辈的身份,雪琪必定要亲自登门拜谢!”
正当陆雪琪满心好奇地猜测着到底是哪位道行高深的前辈留下的这篇随笔时,她的目光恰好落在了青光中随笔的最后一部分。
然而,就是这一眼,却让她整个人都如遭雷击般僵在了原地,就连那娇美的身躯也不由自主地颤抖了起来。
只见这随笔的最后赫然写道:“能看到这里,小灵儿你想必已经突破成功了吧?不过切莫高兴得太早,虽然境界有所提升,但你的根基依旧不够稳固。记住,回去之后每天都要采集足够的纯阳紫气,并将其融入到法力之中,并每日观想我留给你的神意图不少于三刻,以弥补根基的不足之处。待师兄归来之时,便会传授于你那套你心心念念、最想学习的功法……”
最终,那密密麻麻、宛如繁星般闪耀的文字缓缓地消散于虚空之中,仿佛它们从未出现过一般。
然而,在这片逐渐恢复平静的空间里,却有那么一段温暖而真挚的祝福话语留存了下来,
愿灵儿师妹,昭昭如愿,岁岁安澜,师兄吕大信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