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入体(第2页)
只见门缝中透进一丝微光,随后,门被轻轻推开。
村长女儿端着一盏油灯,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
她见吕大信已经坐起,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慌乱,低声说道:“先生,我……我只是来看看您是否需要添些茶水。”
吕大信眉头微皱,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疏离:“不必了,夜已深,吾不需要,勿扰吾眠,速速离去。”
村长女儿咬了咬唇,眼中闪过一丝委屈,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默默退了出去。
临出门前,她回头看了吕大信一眼,目光中带着几分幽怨与不甘。
吕大信叹了口气,心中暗道:“这世道,人心复杂,还是早日离开为妙。”
他抬手一挥,文气化作一道无形的屏障,将门窗封锁,确保不会再有人打扰。
随后,他再次躺下,沉沉睡去。
次日一早,吕大信便向村长辞行。村长虽极力挽留,但见他去意已决,只好作罢。
临行前,吕大信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递给村长,说道:“老丈,多谢款待。这枚玉佩虽不值钱,但可驱邪避灾。如有妖兽进犯,可将其抛向妖兽,兽患自解。”
村长跪地接过玉佩,双手颤抖,感激地说道:“贵人大恩,小村无以为报。愿贵人一路顺风,早日达成所愿。”
吕大信点了点头,背起行囊,踏上了前往陈塘关的路。
他刚走出村口,便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回头一看,只见村长女儿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手中捧着一个包裹。
她跑到吕大信面前,将包裹递给他,低声说道:“贵人,这是村里的一些干粮和清水,您路上带着,免得饿着渴着。”
吕大信接过包裹,心中微微一暖,温声说道:“多谢姑娘。你且回去吧,好好照顾自己。”
村长女儿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泪光,却倔强地没有让它流下来。她低声说道:“贵人,若有缘,您还会回来吗?”
吕大信沉默片刻,缓缓说道:“若有缘,自会再见。”
离开村落,吕大信继续朝着陈塘关的方向前进。
一路上,他一边赶路,一边思索着文道修行的奥秘。
经过这大半年的磨砺,他对文气的运用已越发娴熟。
甚至能隐隐感觉到,自己胸中的那股浩然正气正在愈发凝实,显然随时可能突破某种界限。
途中,他经过一片山林,忽然听到前方传来一阵打斗声。他循声望去,只见数名军士正与一头妖兽激战。
那妖兽形似猛虎,却生有双翼,口中喷吐着烈焰,显然不是凡物。
吕大信本不想多管闲事,但见那几名军士已显疲态,其中一人更是受了重伤,便叹了口气,抬手一挥,文气化作一道白光,带着浩荡的气息,直击妖兽。
那妖兽被白光击中,顿时哀嚎一声,倒地不起。
“春风化雨,万物复苏”
随后,吕大信低声说出一句话,一道文气便化作带着生命力的小雨将受伤的军士笼罩住。
在雨水的滋润下,众军士的伤势开始痊愈。
几名军士见状,连忙上前道谢。其中一人拱手说道:“多谢仙长出手相救!不知前辈尊姓大名?”
吕大信摆了摆手,淡淡说道:“举手之劳,不必多礼。你们为何在此与妖兽激战?”
那军士苦笑道:“我们本是陈塘关的巡逻队,在返回路上遇到此妖兽,没想到这妖兽如此厉害,险些丢了性命。”
吕大信闻言,心中一动,问道:“陈塘关离此地还有多远?”
修士答道:“不远了,再走半日便可到达。”
吕大信点了点头,道:“多谢告知。那我随你们一同前往,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半日后,吕大信终于抵达了陈塘关。
远远望去,只见一座雄伟的城池矗立在一处平原之上,城墙高耸,毗邻海边,旗帜飘扬,显得气势非凡。
海风拂面,带来一丝咸湿的气息,城墙上巡逻的士兵步伐整齐,显露出一派肃穆与威严。
吕大信与随行的军士告别后,独自走进陈塘关。
一进城,他便感受到一股喜庆的氛围。
街道两旁张灯结彩,百姓们脸上洋溢着笑容,显然是有大喜事发生。
吕大信心中好奇,便拦住一位当地百姓,问道:“小哥,我初来乍到,看咱们陈塘关如此喜庆,是有什么喜事发生吗?”
那小哥见吕大信气度不凡,连忙恭敬地答道:“贵人,这您就不知道了。
今天是我们李总兵第三子诞生之日,据说还有位阐教仙长携至宝而来,称李总兵的第三子乃是灵珠转世,已经赐名哪吒,前途不可限量!
李总兵夫妇爱民如子,经常外出斩杀妖兽,让我们能安居乐业。这不,大伙便自发为李总兵庆贺!”
小哥的语气中满是自豪,显然对李靖夫妇极为敬重。
吕大信闻言,心中一动,暗道:“灵珠转世?哪吒?看来此方世界的此时的天命之子已经降世,未来的风云变幻,恐怕会因他而起。”
辞别小哥后,吕大信径直向李靖府上走去。
此时,李靖府邸门前已是人山人海,百姓们自发聚集在此,为李总兵庆贺。
吕大信挤过人群,走到府邸门前,向守卫军士表明身份,并说道:“在下吕信,乃是李靖总兵的同窗好友,特来拜访陈塘关总兵李靖大人,还请通报一声。”
守城士兵见他气度不凡,不敢怠慢,连忙进去通报。
不多时,一名身穿武士袍服的将领匆匆赶来,此人相貌周正,眉宇间正气凌然,见到吕大信,惊喜地说道:“吕兄!多年不见,别来无恙!”
吕大信微微一笑,拱手道:“李兄,恭喜恭喜!进城时我便听说了,得此佳儿,未来李氏一族,兴旺发达指日可待。”
李靖哈哈大笑,拍了拍吕大信的肩膀,说道:“吕兄远道而来,真是让我喜上加喜!快请进,咱们好好叙叙旧!”
进入府中,吕大信被李靖引至正厅。厅内陈设古朴大气,墙上挂着几幅字画,显露出主人的品味与修养。
李靖吩咐下人奉上茶水,随后与吕大信相对而坐。
李靖笑着说道:“吕兄,多年不见,你风采依旧啊!不知这些年,你都在何处游历?”
吕大信微微一笑,答道:“说来惭愧,这些年我四处漂泊,虽有些际遇,但终究一事无成。倒是李兄,如今已是陈塘关总兵,威名远扬,实在令人钦佩。”
李靖摆了摆手,谦虚道:“吕兄过奖了。我不过是尽忠职守,保一方平安罢了。倒是你,今日能来,真是让我喜出望外。”
两人正叙旧间,管家突然急匆匆地跑来,神色紧张地禀报道:“大人,夫人要生了!”
李靖闻言,脸色一变,连忙起身,快走几步,却又突然回过身来,对吕大信抱拳说道:“吕兄,内子生产,李靖招待不周,还请见谅。”
吕大信见状,连忙起身,摆手笑道:“无妨,李兄佳儿降世,此乃大喜之事,我怎会怪罪?你快去照顾嫂夫人,不必管我。”
李靖见吕大信如此通情达理,心中感激,再次抱拳道:“多谢吕兄体谅!待内子生产后,我再与吕兄好好叙旧。”
说罢,便匆匆离去,临走前特意嘱咐管家好好招待吕大信,并准备一桌上好酒菜为他接风洗尘。
见李靖对吕大信如此重视,管家不敢怠慢,连忙为吕大信安排了一间上好的客房,又命人烧水沐浴,准备新衣。
吕大信沐浴更衣后,换上了一身干净的衣衫,整个人显得更加神采奕奕。
管家亲自引他来到正厅,只见桌上已摆满了一桌丰盛的酒菜,香气扑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