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风起合纵,谋定而动(第2页)

远方,隐约可见蓟城百姓家中的点点灯火,如繁星般闪烁。

那是他誓死要守护的万家灯火。

“秦国之强,远非一两次战役失利便能动摇根本。”叶阳缓缓开口,语气坚定,“李慎虽倒,但秦军的底蕴犹在。新任主将无论能力如何,只要给他时间整合军队,恢复士气,对我等而言,都将是灭顶之灾。”

“合纵抗秦,乃是唯一生路。楚国已率先响应,赵国亦在权衡之后加入。如今,韩、魏两国态度未明。韩国向来孱弱,观望为主。而魏国,则至关重要。”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如鹰:“魏国若能加入,则合纵之势可成泰山压顶之势,东西夹击,秦军首尾难顾。若魏国倒向秦国,或保持中立,则我等北路军将独自面对秦军主力,压力倍增,合纵大业亦可能功亏一篑。”

“此信,确实有可能是陷阱。”叶阳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但,即便是龙潭虎穴,我也必须走这一遭!”

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

众幕僚闻言,皆是心头一震。

他们从叶阳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一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

“将军三思!”徐庶再次劝道,“此事,可从长计议,派遣使者先行斡旋,未必没有转圜余地。”

叶阳摆了摆手:“时不我待。秦军不会给我们太多从长计议的时间。魏王点名要我亲往,这既是试探,也是一种姿态。若我畏惧不前,只会让魏王看轻我燕国,更会让他对合纵的信心产生动摇。”

他走到沙盘前,指着魏国都城大梁的位置:“大梁,是中原的枢纽。拿下它,便等于扼住了秦国东进的咽喉。即便此行有诈,我也要亲自去看看,魏王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更何况,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当面阐述利害,将魏国彻底拉拢过来的机会。”

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勇气的交织光芒:“我相信,风险与机遇并存。若能成功说服魏王,则我合纵大军便如虎添翼!”

“可是将军……”

“不必多言。”叶阳打断了还想劝谏的部下,“此事我意已决。立即传令下去,加强蓟城防务,密切关注秦军动向。在我离开期间,军机事务由徐庶总揽,林婉协助。各部将领各司其职,不得有误!”

“遵命!”堂下众人见叶阳意志坚定,知劝说无用,齐声应道,声音中充满了对统帅的信任与一丝难以掩饰的担忧。

夜,更深了。

叶阳回到自己的府邸时,林婉仍在灯下批阅着各地送来的情报,娟秀的字迹在纸张上流淌,透着一股沉静的力量。

见到叶阳进来,她放下手中的笔,起身相迎,眉宇间带着一丝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