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甜若煮糖的退休生活(第3页)

 据说,她是想象着与皇上一同长住在这里,以此铆足了劲设计的。 

 富察傅恒和阿箬赏景后也受她所感,两人决定定居在大理时,也购置了一处好山好水好景的庄子,一同布置。 

 往日里,富察傅恒对家里的陈设向来不上心,能住能办公便足够了。 

 他和阿箬去定制家具时却展现出十二分的兴致,大到挖一方池塘,小到一个花瓶的纹样,都要亲自过问挑选。 

 唯一难受的就是工匠们,虽然钱给得不少,但又要精美又要材料好,又要巧思又要耐用。 

 他还会来来回回的改!实在是太痛苦了,赚的都是辛苦钱啊! 

 富察傅恒耗费了一年,才把所有家具置办完毕。 

 他觉得这些东西是要陪着他和阿箬过几十年的,日日都要见,花再多心思也值得。 

 他们在这里住下后,每日都像熬煮的糖浆,冒出一颗颗幸福的泡泡。 

 某次出外游玩时,两人搂着胳膊逛摊子,居然看到意欢的著作摆在货架上。 

 摊贩见他们驻足,立刻热情地吆喝起来:“这可是近来卖得最好的本子,不少夫妻都特地来寻呢!绝对值!” 

 阿箬翻了几页后,不由自主想起那一天意欢消失在弘历身体里的情景,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把书还给摊主。 

 摊主见她不感兴趣,低声道:“两人看着是个干练的,要不要看看……令皇太贵妃的书?她的书不方便拿出来摆,但咱这里很全。” 

 阿箬有些奇怪,连意欢的书都能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叫卖,嬿婉写的怎么就藏着掖着了? 

 富察傅恒见阿箬感兴趣,便拿出一枚银子递给摊主。 

 摊主脸上带笑,偷偷塞给两人一个黑色布包:“回去再翻……放心吧,咱在这里摆摊多年,童叟无欺。” 

 回到家里,他们打开布包,里面是两本薄册,封面一片空白。 

 翻阅过后,阿箬总算知道原因了。 

 薄册里记录着嬿婉这些年的见闻,多是平民百姓的生计现状,字里行间夹杂着西洋学者的理念,还有她自己的思考。 

 嬿婉不单纯庇护着庄子里的五百个百姓,她在努力地寻找一条能让百姓们自由的道路。 

 她得出的一些结论可谓是大逆不道,使得她在京城中相当不受待见,而绍寰帝也作壁上观。 

 阿箬步入老年时,京城传来消息。 

 绍寰帝下旨让令皇贵太妃作大清使臣,带上她手下两百名“不太安分”的百姓前往他国通好,外扬大清威德。 

 阿箬和富察傅恒心情复杂,他们知道这是体面一点的流放。 

 因为绍寰帝说了,九星连珠悬空日,方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