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滩沙江北岸渡口(第2页)

 刘雅琴使劲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像是要擦去眼中的迷惘和不安。

 接着,她努力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弯下腰,小心翼翼地钻进了张涵的臂膀中,轻轻搀扶起了张涵。

 “以后少点抱怨,”张涵的声音平静而冷淡,他淡淡地瞥了刘雅琴一眼,“既然选择了当花瓶,那就要有花瓶的觉悟,接受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

 刘雅琴微微一笑,用最温柔的笑容去回应张涵冷酷无情的话语:“可是花瓶有时候也会有价值呀!”

 “不是吗?涵?”

 “你觉得是就是吧。”张涵头也不回,缓缓地跟在朱大常的身后,他可没闲工夫去安慰这个脑子有问题的女人。

 因为广播过后,甲板上人群的躁动愈发明显。

 原本在船舱内焦急等待的人们,纷纷拎着大包小包,争先恐后地往甲板上挤。

 甲板上原本就站着不少人,这下新旧人群混杂在一起,场面变得更加混乱。

 人们的眼神中都透露出迫不及待的神情,有的人一边大声呼唤着同伴的名字。

 一边在人群中穿梭寻找;有的人则慌乱地整理着行李,生怕在下船的时候落下什么东西;还有些人焦急地朝岸边张望,试图提前规划好下船的路线,好能快点离开这艘船,踏上滩沙江北岸的土地。

 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抱怨声和争吵声。

 有人因为被挤得差点摔倒而破口大骂,有人则因为找不到自己的行李而急得团团转。

 朱大常用力推开旁边的平民,抱怨道:“真是见鬼了哦,这帮人是急着去投胎吗?”

 汤向荣则看了看岸边,又回头看着张涵说道:“张哥,咱们快到了。”

 张涵轻嗯一声,目光投向远处滩沙江北岸的渡口。

 滩沙江北岸的渡口是一个大型渡口,毕竟紧邻着壁水市,这里平时就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而如今更是显得热闹非凡。

 渡口的码头上,四五艘比张涵他们先到达的渡轮正在卸货以及卸客。

 这些渡轮有的已经靠岸,有的则刚刚抵达,正在缓缓靠近码头。

 船上的工作人员和士兵们忙碌地指挥着,确保卸货和卸客的过程顺利进行。

 目光所至,位于渡口最左侧的区域,看样子应该是军队的专属通道。

 这个区域的外围,拉起了长长的铁丝网,铁丝网足有两米多高,上面还挂着一些锋利的倒钩,让人望而却步。

 铁丝网每隔十几米就有一个临时搭建的岗亭,岗亭是用木板和铁皮拼凑而成的,虽然简陋,但用来应对这些平民也足以。

 岗亭的顶部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帆布,覆盖这层帆布的主要是用来隔绝江面上的水汽,还有雪花。

 周围堆满了沙包,沙包上还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积雪,显得有些湿滑。

 这些沙包堆得足有半人多高,形成了一个简易的防御工事。

 通道两侧,十几挺重机枪架在沙包上,黑洞洞的枪口对着江面和周围区域,随时准备镇压可能暴动的平民。

 通道中缓缓驶过十几辆满载货物的军车。

 士兵们仔细检查着这些军车的证件,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从车号到司机的证件,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

 而中间的区域,看样子应该是平民通道。

 因为在这个通道的前面,设有一个检测站,所有从南岸来的平民都要在这里进行体温测量和全面的消毒。

 检测站由几顶大型帐篷组成,这些帐篷足有十几米长、五六米宽,被安置在渡口的开阔地带。

 帐篷的材质厚实,呈灰白色,在寒风中微微鼓动,显得有些沉重。

 帐篷的入口处挂着厚重的帆布帘子,帘子上还沾着一些未融化的雪块,偶尔有冷风吹过,帘子被掀起一角,露出里面忙碌的场景。

 在帐篷的周围,还分散着几百名身穿防化服的士兵。

 这些士兵的防化服是标准的军绿色,厚重而结实,上面还沾有一些泥迹和雪水,他们戴着密封的防毒面具,手上拿着突击步枪,目光冷淡地打量着这些惶恐的平民。

 “检查个卵啊,检查。”张涵念叨着,目光转向最右侧的那条通道。

 可突如其来的广播声,却拉回了他的思绪。

 “尊敬的各位乘客,本次航行已顺利抵达滩沙江北岸渡口。”

 ”请各位乘客有序下船,不要拥挤。下船后,请按照指示牌前往检测站,进行必要的体温检测和消毒。”

 “检测站位于渡口中央,由几顶大型帐篷组成,非常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