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仙尊火柴燃烧火柴

第879章 青屏闭月诸真谒(第2页)

另有九节青玉筒,以秘篆封存着《月魄导引十二重楼注疏》……

“我虽与师弟五行不同,但对师门内的水行真仙传承多有了解。”

青山道君掐诀摄出一枚冰晶,“且看这方寒髓冰魄。”

冰晶通体晶莹,其内似有银蟾吞吐月华。

“转修篆经第三境时,需将此物置于膻中三寸,以镇太阴寒煞。”

言罢,他又指向悬浮的鎏金铜鉴:“此乃前期修行篆经的必需之物,可助你把握好其中时机,在月相由亏转盈之际,依晷中潮纹运转周天。”

陈沐一一点头记下,这却是抚元仙君没有言及之事,或许是特地留给了青山师兄……

这时洞府内忽有潮声渐起,原来是储物袋中飘出一卷玉版星图。

青山道君面不改色,并指轻点,星图顿时化作十二枚月纹银针。

“太阴月魄主杀伐,然本门心法重在潮生之变。”

“师弟转修时当谨记,任脉运转如朔望交替,督脉流转似潮汐涨落。”

说话间,月纹银针频频闪动,悬于陈沐周身大穴之上演示气机走向。

“这是寒髓守神丹。”

青山道君又取出一枚霜色丹丸,“篆经四重后,每日望日需服此丹镇魂,切记不可用真火炼化,当以月华露送服,持续百日,可达永效。”

“转修期间,还需以潮音阵调和阴阳,这袋中备有三百六十颗潮生珠,每日辰时置于阵眼……”

“……”

青山道君事无巨细,本末皆谈。

陈沐从头到尾听了下来,只觉对此功法的最后一些陌生,也荡然无存。

适才他还想着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好好推演一番,可是现下看来,竟然无需再多此一举了。

青山师兄,其实正是以他为底,将所有变化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统统告诉了他……“不愧是真仙传承,不愧是真仙道统……”

长达六七万年的演化,碧落潮生阁门人,几乎将自家传承吃透……

夜已至深,青山道君止住话头,将指点向那九节青玉筒:“未尽事宜皆录此间,师弟若遇关隘,可至后山柴林寻我。”

陈沐起身恭谨拜礼:“多谢师兄指点。”

青山道君微微一笑,伸手托起陈沐,拍了拍肩膀,言道:“我还要多谢师弟呢,师尊已经许久不曾这般高兴了……”

言毕,其身大步而返,正如其大步而来,唯余椿木气机在洞府内流转。

陈沐凝望案上诸物,但见月魄灵石与潮音阵纹相映生辉,恍惚间似见沧海月升之象。

他默然片刻,而后忽的起身,一挥袍袖,府门顿时隆隆闭合。

而这一闭,便是数年不曾启开……

……

山巅,抚元散仙的目光也随府门闭合而收起。

他抬眸远望夜空,心绪一时复杂至极……

陈沐闭关第三天。

青屏洞外忽有鹤唳响起,随后便见临崖古松抖动,那雪羽灵鹤立足其上,频频回首,与一并而来的慕容汐言道:

“主人,看来我等来得不巧,此人已然闭关了。”

慕容汐兴起而至,虽不得面见陈沐,却也不觉败兴,轻笑道:“无妨无妨,同处一脉,总有面见之时。”

她探首张望了几眼青屏洞外的景色,而后足下轻点,便带着灵鹤乘云而去。

猎猎风声中,依稀回响着这一人一鹤的细细碎语声。

“就是不知这位师弟是从何界而来,师尊也没说,人也没瞧见。”

“主人适才还说无妨无妨,现下倒又可惜起来……”

陈沐闭关第七日。

潮生阁外,忽有十余真君一并拜山。

这十余真君来自浮云四方,皆是出自盛名远扬的名门望族,此时齐聚青州碧落潮生阁,自然是因陈沐而来。

中都玉京墟的鹤袍男子同样随在其中,且或许是因玉京墟格外强大,余下真君隐隐围拢在他周围,一副以他为首的模样……

而他们中的多数人,其实早在数日之前就已抵达青州。

只是为寻陈沐气机耽误了些功夫,发觉陈沐最后去往了碧落潮生阁,又因此缓和了几天时间。

在他们心里,碧落潮生阁可不是易于之宗,既然外界之修已然拜入,他们自然不会生出什么其他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