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仙尊火柴燃烧火柴

第911章 千重桃霞映剑光(第2页)

 守门族人听闻此言,哪里还敢怠慢,立时进去禀报,不过半柱香,梁天合之父梁承业便相迎而出。

 庾信哈哈一笑,高声道:“梁兄,多日不见,道行越发精湛了。”

 两家距离不远,二人又是同一辈之人,自然互相熟悉,而且梁承业还对庾信的印象颇好,只觉脾性相投,眼下见他突然前来,同样也是笑道:

 “庾兄说笑了,你今日来此,不知是为了何事啊?”

 庾兄神色一肃,忽地整肃衣冠,朝梁氏山门行了个道门稽首大礼,言道:

 “在下今日前来,却是想要拜见陈真君,与真君言明,我丘山派愿与梁氏修好,绝无损人利己之心……” “什么?”

 梁承业不由一怔,瞳孔微缩间也察觉到此事不是自己能够做主的,于是连忙将庾信迎了进去……

 ……

 三月初三,正是陈沐与李氏约定的斗法之日。

 春桃山内,短短月余光景,数十座飞檐斗拱的楼阁拔地而起,朱栏玉砌的水榭勾连曲桥,九曲虹廊下清泉环佩,处处透着仙家气韵。

 百余名彩衣侍女手捧琼浆玉露,裙裾生香穿行于雕梁画栋之间。

 笙箫和鸣声中,峦谷深处数亩方塘波光粼粼,半池新荷间忽见青影翩跹。

 细细看去,却是雪肤花貌的少女足踏碧荷,胭脂点就的朱唇衔着半枝芙蕖,玉趾轻旋时环佩叮咚,恍若洛神凌波。

 可这般仙姿妙景,却仍是难入楼中诸位真君法眼。

 “梁李之争,诸位作何计较?”

 紫檀案前金猊炉青烟袅袅,忽有人打破沉寂。

 一名年岁颇长的世家族老捻须道:“那位陈真君终究是外境修士,根基不明,相较于他,老朽却是看好李道友。”

 话音未落,对面锦袍修士已轻笑出声:“孙公莫忘当年梁崇之事,彼时就连名门望族之修在其面前都难免折戟,同为外境之修,安知这位陈真君不能重演?”

 “此一时彼一时也。”

 先前那族老闻言发笑:“若真是梁崇那般人物,李道友一见之下,怕早就握手言欢了,何须设此擂台?”

 这时玄玑子长身而起,广袖当风一振,声若洪钟道:“诸位且慢争执,容贫道剖白数言。”

 他双手虚按堂前渐起的嘈杂,目光灼灼扫视全场:“孙族老洞若观火,李族主素来运筹帷幄,何曾有过无的放矢之举?此番既敢立下赌约,当然是胜券在握……”

 话音未落,他忽觉袖中掌心已沁出冷汗,却是发现满堂修士或垂目观心,或把玩玉盏,竟无一人应和。唯有下首青阳观主懒懒抬了抬麈尾:“玄玑道友既已入局,自是成竹在胸。”

 这轻飘飘一句仿佛投入寒潭的石子,惊起金炉青烟袅袅,却再无人接话……

 原来这丘山派不过是个百余人的小派,玄玑子又是野狐禅出身,空有真君之境,在低阶修士面前自是威风八面,无人不从。

 可在此间,在座皆是显赫世家的族老甚至族主,又岂会在乎他?

 更何况此语有拍马之嫌,上去接言是自贬身份,是以不约而同皆未理睬……

 玄玑子面上红光渐褪,干笑数声跌坐回云纹蒲团,心中暗恨:

 “这些眼高于顶的世族耆老,自己连日来四处逢迎打点,临了竟连半分薄面都不肯施舍……”

 众人言谈方酣,忽闻天穹之上仙乐缥缈,但见祥云如织,托举一艘玄黄巨舟破空而至。

 四名元婴修士足下煞云翻涌如墨,身着玄纹族袍当先开道,其后三十金丹修士列阵如雁,法衣辉光交映,再后三百李氏子弟乘云鹤振翅而来,列队整肃间隐有金石相击之声。

 而楼阁玉顶之上,李氏族主李惮广袖垂云,身侧新晋真君李泓乌发未簪,二人执玉盏谈笑自若。

 周遭十二捧器童子环立如星斗,又有素衣婢女持鸾凤宝扇、握九音清铃,所过处瑞霭纷扬,竟在云端凝成朵朵金莲虚影。

 此等声势,当真惹眼至极!

 “一门三真君,李氏还真是有兴盛之象呀。”

 不知是谁喃喃一句,却恰巧说出了众人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