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仙尊火柴燃烧火柴

第945章 福生观(第2页)

 见他不复往日嬉闹打趣之态,严容牧这才敛去笑意正色发问:“师弟,可是有甚变故?”

 傅大年长叹一声,浑浊的眼底泛起忧色:“师兄可还记得齐云素齐老儿?”

 “齐云素?”

 严容牧面色一紧:“师弟怎突然提起了此人?”

 说起来,齐云素在岐州也是个赫赫有名之人,不仅修为强横,更兼两仪观观主一位,不过……那都是在千余年之前了。

 早在他们师兄弟三人尚是福生观弟子时,齐云素便已然大限将至,因迟迟不得进境,从而选择了闭死关。*5*k?a_n+s¨h¢u~.^c

?o^m~

 直至如今,五百年沧海桑田,除了他们,世人怕是早已忘却此人名讳……

 “师弟也是偶有听闻,齐老儿……好像已然出关了。”傅大年低声说道。

 “怎么可能?!”

 严容牧瞳孔一缩,脱口而出道:“他不是闭关前就已临近大限么,又怎会撑到现在……”

 他话还未说完,便反应过来道:“他……莫非是有所进境?”

 傅大年点了点头:“历尽昙华,得千年寿,齐老儿……怕是已经勘至问道圆满了。”

 严容牧面色骤然阴沉,眸中再不见方才的戏谑之色,涩声低语:“我福生观穷尽数代心血犹未触得问道圆满门槛,怎的两仪观偏得这般造化,莫非天道气数已然更易……”

 “慎言!”

 陶峰变厉声喝止,声若惊雷贯耳。

 严容牧浑身剧震,慌忙阖目默诵清心咒诀,指节捏得青白。

 陶峰变又转首凝视傅大年,肃容诘问:“傅师弟,此等秘闻你从何处探得?”

 他身为福生观观主,竟对此事毫不知情。

 傅大年闻言喉头一紧,嗫嚅答道:“前日与卫道友对酌时,他……他略有提及……”

 话音未落,原本闭目调息的严容牧霍然睁目:“卫沧东乃两仪观长老,我与掌门师兄再三告诫你断绝往来,师弟怎又私下同他饮酒?”

 原来傅大年与卫沧东皆是酒中痴客,虽碍于宗门宿怨不便明面结交,暗地里却常寻僻静山亭对饮论道。

 此番卫沧东唯恐挚友在紧要关头玉石俱焚,所以甘冒风险稍作提点,以盼能为这位酒中知己留条退路……

 傅大年自知理亏,垂首不语。

 严容牧见状也只得冷哼两声,五指不自觉攥紧扶手,沉吟片刻后转向陶峰变沉声道:

 “师兄,此消息既由卫沧东传出,真假难辨,怕是两仪观故布疑阵扰我等心神。若当真属实,他们何不广而告之?岂不更能压制我福生观?”

 陶峰变颌下长须微颤,沉吟着轻叩案几:“师弟所言……”

 话音未落,傅大年这时忽然出声道:“之所以不声张,是这次想借此机会吞并我福生观!”

 此言如平地惊雷,陶严二人如遭雷击般霍然起身。

 一时间,殿内寂静无声,片刻后,严容牧才低声问道:“这也是卫沧东与你说的?”

 傅大年重重点头,闷声道:“两仪观因传承中无有六阶法门苦我福生观已久,如今又得齐云素老儿侥幸不死出关……换做是我等,怕是也会生出补全自家传承的想法吧?”

 原来福生、两仪二观本系同源,皆承玄都一脉散仙道统。

 昔年那位散仙因未能渡过三灾九劫,仓促间将毕生道统尽数传下,却未来得及指定承继衣钵之人,从而致使门下弟子为争正统而阋墙。

 彼时有三位真传弟子崭露锋芒,在附庸势力的推波助澜下各夺一份传承。

 首徒以名分最正之故,得授最全传承,遂开福生观之基业。

 次徒亦不遑多让,分得残卷后另辟蹊径,开创两仪观法脉。

 两脉初时倒也和睦共处,然因上乘道法分崩离析,导致后人无一能够修至昔日老祖的那般境界。

 为此两家逐渐有了嫌隙,无不想要使两家传承合二为一,可又因谁家为正统留名掌权而争斗不休,是以直至如今,也没能有个真正说法。

 而眼下齐云素出关,在两仪观看来,确实是一个合并福生观的大好时机……

 “若真是如此,那我福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