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源仙尊火柴燃烧火柴

第948章 各取所需(第3页)

 寻常时节,宗门因果自是不可轻许,然如今宗门存续危如累卵,若能渡过此劫,便是分润半数气运又何妨?

 其匆匆而来,转而又化作流光疾驰而去。

 当傅大年再临回雁山时,陈沐早已端坐亭中,山风拂过素衫,气定神闲的模样倒似等候多时。

 傅大年举步登阶间暗自称叹,这位看似年轻的修士不仅修为深不可测,单是这份料事如神的从容气度,便已胜过他半生所见的诸多高人。

 此番相见无需试探寒暄,二人对坐石枰前,不过三巡茶盏起落,便将福仪论道之约谈得透彻。

 届时陈沐一并赴会,事后可取福生观因果自用……

 短短数日之间,便为山门拢来一名强援,傅大年振奋不已,心下更是信心倍增。

 若之后都能如此顺利,十二年之后福仪论道,孰胜孰负尚未可知!

 他再不停留,笑呵呵的与陈沐告辞之后,便转而回山,与师兄禀明此事,最后更

是不作停歇,就此奔赴旁州,前去遍访同道……

 而陈沐落定此事,一时间也没了其他心思,除了每隔一段时间照例饲喂灵禽,余下辰光皆在洞府依照往日功课潜心修行。

 回雁山就此沉寂下去,终日云缠雾绕,唯有时而冲破云霄的啼鸣声,方显此间尚有生气流转……

 ……

 两仪观,井丘山。

 卫沧东眉峰微蹙,按下云头如铅云坠地。

 他举目看去,但见苍翠掩映间矗立三十六丈宫阙,碧瓦鎏金映耀苍穹,晨晖流转若天河倒悬。

 十六重玉楼环列,苍松翠竹间杂奇花异卉,一脉灵泉自天阶蜿蜒而下,远望如琼阁披翠绡,霞光织锦,煌煌然有吞吐天地之势。

 自齐云素师叔破关而出,祖师殿便改了规制,昔日供奉祖师画像的清净之地,而今终日人影幢幢。

 旁人说是热闹,可他却总觉得有些别扭。

 若无事情,他不愿参与其中,可奈何身居要职,却不是他想不参与便不参与的……

 就这停下思忖的片刻间,便见对面有一道流光飞来,落下一名年轻道士行礼道:“卫长老,齐师祖请您过去说话。”

 卫沧东本就等着齐云素召见,因而也不多问,只道:“前面引路吧。”

 两人各起遁光往那宫阙中去,不多时来至正殿,那道士往旁侧退去,示意卫沧东往里去。

 他稍稍整了整衣冠,便往里踏入,到得殿内,就见齐云素端坐上首之位。

 历尽昙华,得寿千年,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且看此时的齐云素面若冠玉,长髯垂落云纹锦袍,头顶星冠缀十二旒白玉珠,锦绣山河袍上隐现九州脉络。

 这般鹤发童颜之相,哪还有当年闭关前鹤骨霜髯的垂暮之态?

 在其下首两侧,则分别坐有此代观主罗封以及宋姓道姑,此时此刻,两仪观问道真君竟齐聚一堂。

 罗封虽是观主,可在齐云素面前却仍是晚辈,故而毫无架子,先是抬手示意卫沧东入座,方徐徐问道:“卫师弟此行可还顺遂?可曾得见傅大年?”

 卫沧东点首回道:“傅道兄……咳,傅大年此刻正在昌州遍访同道,我循着踪迹寻去,终是见了他一面。”

 罗封神情不动,缓声问道:“可探得什么消息?”

 他心中清明如镜,福生观自救之举早在他预料之中,眼下能做的不过是以静制动,见招拆招,确保下次论道万全。

 卫沧东喉头微动,欲言又止。

 见状,宋姓道姑轻哼一声,道:“还请卫师兄明白两家宿怨。”

 罗封也是开口:“之前师弟心软,将师叔出关之事说与了傅大年,他又何曾犹豫?不还是以自家道统为重……”

 卫沧东闻言一怔,抬首看了眼闭目养神的齐云素,目光又扫过堂中悬挂画像中祖师肃穆面容,暗暗一叹,道:“旁的倒还罢了,只是……”

 他声音逐渐凝重:“回雁山有位陈姓道人,已允诺襄助福生观,听闻是……碧落潮生阁一脉的传人……”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