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万福台(第3页)
“陶师兄性情刚直,不懂变通,若知此事,恐节外生枝,反坏了大事……”
他暗自思量片刻,便与傅大年一同着手筹备起即将到来的盛大宴会。
光阴荏苒,转眼便到了五月初五。
这一日,涿光山上空祥云缭绕,瑞霭纷飞,更有天女法相虚影散下金万点,而宫观之前,百余名身着彩衣的侍女与福生观执事肃然侍立,恭候各方宾客驾临。
山中往日遮掩山门的重重禁制早已撤去,唯见缥缈灵雾之中,一座高逾千仞的三层巨台巍然耸立。
此台通体金光万丈,流霞焕彩,名曰“万福台”,乃福生观开派祖师昔日聚仙宴客之地,亦为此观“福生”名号之由来。
自福生观开观以来,门人便于万福台下掘土成湖,广逾万顷。湖中积石堆丘,起了一山三峰,山自为涿光山,峰则是分为沐霞、岳祺、涧禧。
三峰环抱万福台,呈朝拜之姿,峰峦之间更有玉桥飞架相连,终成今日福生观那“福台涿光,玉琮瞰岳”的恢弘气象。
陈沐一行四人驾云而至,此刻俯身下望,但见下方翠湖涵映霞光,铜殿凝聚日辉,亭台水榭,曲径回廊,一派仙家胜景,气象万千。
郭子喆连连咋舌:“这般宗门气象,确比我等散修的道场气派得多。”
青衫真君亦接口道:“单看眼前这片锦绣风光,谁能想到福生观竟也一代不如一代,早已今非昔比了”
几人闲谈间,下方一道白光闪过,有观中弟子上前,稽首施礼道:“诸位贵客,可要此刻入席”
他们来得尚早,是以那弟子有此一问。
几人相视一眼,自觉也无他处可去,便颔首应允。
那名弟子恭敬道:“请随在下移步。”
此番赴宴之宾,有资格登临万福台的,皆是问道真君之尊,许多随行而来的低辈门人弟子,则只能前往三峰饮宴。
便是万福台上,也隐有高下之分。
此台分作三层,以三十六道玉阶相隔,实力背景越是强横者,席位自然排得越高。
不过,福生观本身并无刻意划分席位高低之意,毕竟来者皆是助道贵客,若在席次上有所轻慢,岂非失礼
是以观主陶峰变的意思是只在上殿设宴,众人聚于一层,以示平等。
然而多数人心下自有计较。
单说近来“声名鹊起”的钟真君,以其行事肆无忌惮、在主家眼皮底下公然索贿的做派,谁人愿意犯险坐其前面
大家皆为明眼之人,为区区座次高低而招惹是非,实属不智。
因此,当陈沐一行人踏上福台时,发现先至的问道修士们大多已聚于中殿席位。
眼看引路弟子还要将他们带往上殿,许榕三人连忙出声:“陈道兄,我三人便在此处落座吧。”
陈沐目光四下一扫,微微一笑:“此处甚好。”
他正欲随三人一同入席,却见那原本点头的弟子急忙道:“陈真君,傅长老特意吩咐过在下,您的席位……就在长老身侧……”
见其面露难色,陈沐向许榕三人略一点头,淡然抬手示意:“那便上去吧。”
那弟子如蒙大赦,赶忙侧身引路。
望着陈沐拾级而上的淡然身影,许榕三人交换了个眼神,心中暗忖:“陈道兄……果然非是寻常人物。”
在这等暗流涌动的名利场中犹能从容自若,恰恰彰显了其应对任何变局的深厚底气……
入席之后,陈沐目光环视。
大殿极为开阔,视野毫无遮碍,一览无余,坐于此处,可远眺群山之间百纷坠,玉屑般的雨丝随风飘絮,景致美不胜收。
他目光微转,扫过席间,此刻,偌大的上殿之中,除却侍立的侍女与执事弟子,唯他一人已然落座。
中殿倒是已有七八位问道修士,只是多属初境,且周身灵机稍显驳杂,显然多出自小门小派。
实则在这玄都界域,除却大宗门弟子,能修至问道之境已属不易。
且许多修士晋入此境时年岁已高,再往上,也不过是道行略有增长罢了,若无惊天机缘,终生无望窥探道境玄奥,便也安于现状,纵情声色,再无进取之心。
眼前这些人,连同许榕三位在内,大抵皆属此类。
他们愿助福生观一臂之力,多半也是为自身或后人结个善缘,以便日后无论是转世重修,抑或是福泽后辈,都能多一份依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