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图穷匕见(第2页)
他索性不再多言,强提一口气支撑着站起,冷嗤一声,语气带着破釜沉舟的桀骜:
“还磨蹭什么动手便是!”
他生性争强,宁折不弯,断然做不出摇尾乞怜的姿态,脸上甚至凝着一抹冷笑,不见丝毫惧色。
然而卫沧东却不似先前斗法时那般杀伐果决。
他凝视着下方那道摇摇欲坠却仍挺直脊梁的身影,目光幽深,陷入了短暂的沉吟。
钟叱焱绝非寻常散修可比,若是在激斗中“失手”将其斩杀,尚可推诿。
但此刻胜负已分,尘埃落定,若再痛下杀手……难保不会授人以柄,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大局已定,优势在我,当以稳为上……”
他思忖片刻,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远处的福生法坛,嘴角缓缓勾起一丝了然的笑意,心中已有定计。
“钟道友……”
卫沧东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穿透山谷的寂静:“福生观气数将尽,已是风中残烛。”
“你既非其门人,又何必为其倾尽所有,搭上性命难道就只为那区区几缕‘金福火种’”
钟叱焱默然不语,唯有眼中凶光闪烁不定。
卫沧东见状,眸光微不可察地一闪,继续循循善诱:“我知钟道友昔年曾受陶峰变恩惠,是以不好推拒其邀约,然则今日道友已然出阵应战,恩情已偿,如今命悬一线,岂能不为自己思量一番”
他语气平和,却字字敲在人心坎上:“若道友肯应允,自此不再插手我两观纷争,卫某即刻回返阵中,任道友安然离去……千载道途,得来不易,钟道友,你意下如何”
此刻,两仪法坛之上。
杨鸿眉头紧锁,低声道:“师傅,卫师叔此举是否太过想当然了若就此放钟叱焱归去,此人出尔反尔,岂非纵虎归山”
罗封微微一笑,从容捻须,摇头道:“钟叱焱此人,性子暴烈如火,半点不懂圆滑变通,他若亲口应下此事,便绝不会食言反复,再者说……”
他目光投向远处对峙的两人,语气带着一丝了然:“卫师弟既能败他一次,自能败他第二次,纵使此人背信,也翻不起多大风浪。”
他顿了顿,坦然道:“倒是若真斩杀了此人,同为玄都道统……恐生不测之变,卫师弟此举,实乃老成持重之策。”
自卫沧东劝降之言落下,钟叱焱便陷入了死寂般的沉默,原先凝固在脸上的冷笑也渐渐褪去,只剩下沉重的阴霾。
卫沧东面上不见半分不耐,只是神情平静地立于半空,静静等待。
约莫过了十余息。
福生法坛处,陶峰变心中暗叹一声,与身旁的严、傅二人交换了一个复杂的眼神,终是踏前一步,朗声开口,声音传遍山谷:
“钟道友,你为我福生观已倾尽全力,陶某深知你绝非贪生怕死之辈,只是你既为我福生而来,陶某又岂能坐视你身陷此等绝境,作此生死抉择”
言罢,他毫不犹豫地取出与钟叱焱所立的那份法契,两指一并,其上禁制灵光瞬间湮灭消散。
做完这一切,他抬头直视卫沧东,沉声道:“契约已废,卫道友,还请放人。”
卫沧东此举,看似是为钟叱焱留一条生路,实则暗藏机锋,是将福生观置于烈焰上炙烤。
若陶峰变等人眼睁睁看着为助拳而来的钟叱焱身死道消而不肯松口,那么陈沐等旁观者又会作何感想
难免唇亡齿寒,兔死狐悲……
卫沧东心下一喜,面上却不露分毫,更未食言。
他朝钟叱焱遥遥一拱手,声音清朗:“钟道友,卫某这就退下,道友请自便。”
言罢,他目光如电,意味深长地扫过福生法坛上的众人,旋即转身,化作一道流光,径直回了东峰法坛。
场中一时陷入沉寂。
先前胜过一阵的孙程见状,立刻飞身下坛,将暂时法力虚脱、站立不稳的钟叱焱搀扶回了福生法坛。
陶峰变心中沉重如铅,但仍强打精神,对钟叱焱郑重说道:“此番多谢钟道友仗义出手,虽则结果未能如愿,然道友这份赤诚情义,福生观铭记于心,绝不敢忘。”
他略一沉吟,翻手便取出一枚跳跃着金色火焰的奇异火种,正是那“金福火种”。
“此乃先前约定之物,还请钟道友收下,也算……”陶峰变话语未尽,意在不令其此行空手。
然而钟叱焱却猛地别过脸去,声音沉闷:“陶观主无需怜悯钟某,寸功未立,有何颜面再受此赐”
说罢,他取出一枚灵光氤氲的丹药,仰头服下,周身萎靡的灵机顿时如潮汐般翻涌鼓荡,其面上那抹不正常的红润也终于渐渐褪去,显出一丝疲惫的苍白。
待恢复了几分御空之力,钟叱焱片刻不愿多留。
他朝着陶峰变深深稽首一礼,语气带着不甘与羞愧:
“钟某技不如人,有负观主所托,今日之败,铭刻于心,若他日有机缘,定当竭力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