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 两观归一定栖真(第2页)
齐云素与陶峰变身躯皆是一震!
虽然在晏空表明身份,尤其是展露那惊世骇俗的手段后,他们心中已隐隐有所共识,这位东烛祖师归来,两观格局必将天翻地覆。
但当“合观”二字如此直接地从祖师口中说出,尤其是想到不久前双方还在你死我活、血染三仙谷的惨烈景象,心中依旧充满了巨大的冲击与愕然。
和好如初已属不易,并为一观?谈何容易!
更关键的是,并观之后,道统何名?是袭用福生,还是沿用两仪?这万载恩怨的核心根源,岂是祖师一言就能轻易抹平的?
两人的犹豫挣扎,以及那深藏心底对道统名分的执念,如同写在脸上,又如何能瞒得过晏空的眼睛?
晏空摇头一笑,那笑容中带着洞悉世事的淡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悲悯。
他缓缓抬首,目光再次投向那霞光氤氲的洞天门户,仿佛能穿透万古,望见恩师栖真仙师那飘渺而宏大的身影:
“福生?两仪?”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定鼎乾坤的意志,“此二者,不过是当年两位师兄各取一隅、自成一派的名号罢了,既非恩师真传,亦非大道正名。”
他的目光重新落回齐云素与陶峰变身上,斩钉截铁:“我既出此言,欲使两观归一,自当复归本源,承袭‘栖真’之名!以此名,告慰恩师在天之灵,以此名,昭告天地,栖真道统,薪火未绝!”
栖真!
齐陶二人皆是一震。
这是开观祖师都未曾敢想的至高名号,这是他们道统的源头,是栖真仙师威震寰宇的道号!
回归“栖真”,意味着彻底洗刷万载分裂的耻辱,重归恩师座下最正统的旗帜!这是何等的荣耀与机缘?
之前所有的犹豫,对名分的计较,甚至那万载积累的仇怨,在这“栖真”二字所代表的煌煌大道与无上荣光面前,瞬间显得无比渺小与可笑。
“弟子齐云素、陶峰变,谨遵祖师法旨!”
两人再无半分迟疑,激动得浑身颤抖,以头触地,声音带着无比的虔诚,“愿两观归一,复归栖真!重振祖师道统,万死不辞!”
“弟子等,谨遵祖师法旨!”
身后,罗封、卫沧东、傅大年以及所有幸存的两观门人,无论之前属于哪一方,此刻皆心悦诚服,发自肺腑地齐声高呼,声浪直冲云霄。
能回归栖真正统,成为真正的栖真观弟子,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机缘……
就在众人心潮澎湃,激动难以自抑之时,齐云素等心思敏锐者,脑海中猛地闪过一个念头:东烛祖师能轻易打落神境唐尚远,能承继栖真祖师大道,此刻又如此自信地要重立“栖真观”之名……
莫非,他老人家不仅存活至今,其境界……已然真正触及了那传说中的……仙人之境?!
这个念头如同野火燎原,瞬间点燃了他们心中无边的敬畏与期盼。
众人不由自主地齐齐抬首,望向空中那道超然的白袍身影。
也就在这时——
“嗡……”
天外虚空,毫无征兆地泛起一层肉眼难辨的涟漪。
一股宏大、温和却又深不可测的气息,如同春风化雨,悄然弥漫开来,瞬间抚平了战场残留的戾气与躁动。
下方众人只觉得心头一清,连伤势似乎都缓解了几分,但举目望去,云海依旧翻腾,却不见丝毫人影。
唯有晏空,神色平静如初,目光投向那气息源头,嘴角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
“这位道友,”
一个温润平和,却又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的声音直接在众人神魂中响起,并非震耳欲聋,却清晰无比,如同耳语。
“岐州之地,竟有仙踪临尘,实乃幸事,不知可否移步云上,容贺某一叙?”
话音落下,那翻涌的云海仿佛被无形之手拨开,现出一道身影。
来人同样身着道袍,样式古朴,色泽玄青。他须发皆白,但肌肤莹润,眼神温润如玉,周身气息圆融无瑕,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不带丝毫烟火气,却又给人一种渊深似海的感觉。
他就那样随意地站在云端,却仿佛是整个岐州山河的枢纽。
下方,齐云素等人瞳孔骤然收缩,他们认出了这位传说中的人物,岐州贺氏的老祖,岐州本土唯一已知的散仙大能。
而据他们所知,贺氏一向低调,不掺合岐州道统事宜,这位贺氏老祖更是经久不现世间,此次骤然前来……恰恰印证了东烛祖师的境界。
晏空对此人的到来似乎毫不意外,仿佛早已知晓。
他淡然颔首,一步踏出,身影便已出现在那玄青道袍的老者对面,仿佛咫尺天涯不过寻常。
两人相对而坐,身下云气自然凝结成蒲团玉案,案上隐有灵雾升腾,化作清茶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