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买挖掘机(求追读!)(第2页)




    那他就发了,因为相比较那些大口径武器,7.92mm小水管是最不值钱的玩意儿。



    夏彧这么想要mg-34,主要还是配给摩托车拉高最终拍卖价的,这玩意儿单卖的利润远不及一门flak 38高射炮。



    当然,你敢相信德佬的三脚架比机枪还贵?



    两脚架的零件不多,只要15帝国马克就能买一副,但零件比枪还多的mg-Lafette 34三脚架直接暴涨到400帝国马克。



    空军用的高射型dreibein 34三脚架便宜些,降到只需要150块。



    然而海军船上用的,陆军“箱子”里用的zwillingsockellafette 36双联高射枪架,直接翻了九倍,要你1300帝国马克。



    到了现在当古董卖,也是架子比枪贵,三脚架按型号不同从小千到大几千。



    这种双联装贵物直接一万欧起步,如果是陆军带箱子的,得好几万。



    什么叫奢侈品,这个就是。



    把配件当艺术品整,那等打输了,直接变成敌人最棒的战利品。



    盟军士兵和基层军官想要整把鲁格p08和一些金银餐具,中高级军官们直接整摩托车和这些玩意儿。



    苏军对财物比较放松,战利品中的武器装备抓的就很紧,能私人带回去的不多,大都是集中了上缴。



    所以夏彧怀疑大毛、二毛官方手里都有好货,只是不知道扔在哪个仓库里。



    等他积攒到了第一桶金,再多认识些有能量的朋友,有资格去东线寻宝的时候,顺手把这些老古董也拿到手里。



    夏彧依靠系统,但又不完全依靠系统。



    凭借情报完成最初的原始积累,一些原先只敢想想的项目,他都有了推进能力。



    很多伙计都是这样,心里有好的想法,但缺乏魄力和启动资金,蹉跎半生也一事无成。



    幸运的是,夏彧有系统的加持。



    系统发布的战地情报帮助他积累财富的同时,也给了他向前大步走的底气,这是最重要的。



    灵魂回归身体,这一夜夏彧在外面维修班的呼噜声中睡得十分香甜。



    他在梦境中看到了欧元和成功在向自己招手。



    “好的,看样子挖掘机是不得不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