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石与疯犬酱油玄珠

第273章 哀牢古国后裔?(第3页)

 

只不过后来政府帮忙出资修路,村民才有了链接外界的通道。

 

这村子一共87人,21户人家,全是阿罗支系彝族。

 

据说,这个寨子可以追溯到东汉永昌郡时期,也有不少人说他们就是哀牢古国的后裔。

 

大约在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时候,这个村落才被人发现。

 

当时大伙都以为这真的是哀牢古国的后裔,唯独村民们非常镇定地解释了自己的身份。

 

他们不是哀牢古国的后裔,只是普通的山民,当年哀牢古国被镇压后,永昌郡也迎来了一场大屠杀,许多并非哀牢古国之人也都相继奔走避难。

 

他们便是那时候逃到了这里,而后便一直生活在这。

 

当然,之所以这么清晰,是因为他们有族谱记载。

 

他们就跟桃花源记避难的古人差不多,在这闭塞的地方不与外人互通。

 

一直到人口普查才找到了他们。

 

不过当时这样的村落还有很多,所以并未造成什么太大的轰动,也没什么特别的。

 

胖子也是在偶然间听驴友们说哀牢山附近有个古村落还挺有意思,但村子不大,也没开发,半天就能走完。

 

许多人听到这么介绍,也就懒得过去了。

 

胖子却不,他本来就是个小众旅游博主,要去的正是类似这种人迹罕至的地方,毕竟村子大小全看摄影师怎么拍摄嘛。

 

所以他几经辗转才来到这。

 

虽然时隔三年,但当年找进这村子的路径仍旧历历在目。

 

故而,胖子带着他们一路杀到了拉莫罗村。

 

村子仍旧跟三年前差别不大,21户人家零零散散地坐落在哀牢山东麓。

 

明明才初秋,外头正是秋老虎猛烈的时候,这里却有些深秋的凉意了。

 

几人默契地拿出外套穿上,这才提着大包小包继续往里走。

 

当然,大包小包也都是胖子提议的。

 

这条村子交通闭塞,村民也鲜少外出打工,大多是捡些黑松露、野生三七与外面的人交易,尽管有政府补助,但生活仍旧不算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