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数字摄影技术的前景(第2页)

 

新的计算机还好说,这种四年前的旧计算机,乱七八糟的资源先占掉一堆,剪辑软件也别跑了。

 

即便如此,这个简单的对调活儿,也花了十多分钟才跑完。这中间,先前的影像片段则是不断重复播放。

 

大家的讨论焦点,也从原本同仁那不堪入目的表演,转移到画质、色彩、细节等表现上。

 

随即有人去搬了一套电影播放设备,真的拿一套电影胶卷来播放,投影在第二块布幕上。有了真电影做比较,对于色彩细节大家就有更直观的认知。

 

等到剪辑结束,大家又换成把片段前后对调的影片来看。那段明显不连贯的影片,画质、色彩等等,较之原始片段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就如同胶卷剪辑的作业。

 

“只是这个画质,比起电影还是差了一点呀。”说出批评的是制片部门的一位摄影师。他日常跟摄影机打交道最多,所以也被叫来旁观。

 

亨利回答道:“没错,是比传统的35厘米胶卷表现还要再差一点。但是这个画质,已经超过电视摄影机的水平了。”

这回摄影师则是点头了。“嗯,是这样没错。”

 

大伙儿都是技术人,有一说一,实事求是,也不去瞎吹或瞎贬什么。

 

很快的,人们的兴趣从影片上,转移到亨利带来的这套自制设备上。

 

虽然大部分人都是兴致盎然的表情,但也有少数人是一脸忧心。

 

不过亨利没有先听大家的意见,而是先把自己的想法说完。“相关技术文件,待会儿我会拿出来。除了让设备部门的工程师参阅外,还要请法务的同仁帮我申请专利权。

 

“相关专利权的划分,法务那边应该有我的人事合约,就按照我和史塔克先生的约定办理。我希望大家做的事情是,把这个像拼凑怪的玩意儿整合起来。

 

“电影摄影机并不全都是架在支架上使用,有时还会扛在肩上,跟着人物角色跑。所以不要有多余的线材外露,轻量化是必须的。

 

“在影片画质方面,我已经有将画质提高到4k的编码译码方案。具体落实,会在史塔克影业内完成,但我也需要人手帮忙,完善整个系统架构。

 

“还有就是系统的操作方式与介面,都要重新进行设计,让人更容易上手,降低操作门坎。这就是近期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做的工作。假如有问题的话,现在请提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