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唐伯虎的画作,周铁镇的野望(第3页)




    这些本来没必要告诉周铁镇这粗人。



    可用不了几年,随着改革开放越演越烈,文物古董的价值会迅速膨胀起来。



    到时候哪怕是山里头的人家也知道,自家的老物件是值钱的好东西。



    如此一来,西坪生产大队的老百姓再联想到当今自己的所作所为,自然能想到他从中掠取的好处。



    那样一来,他人设可就崩了。



    得不偿失。



    听了钱进的话,周铁镇盯着他看了半晌,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他拍着大腿说:“钱主任、钱主任,我老周一直说自己是实在人,可我跟你比我虚的很啊!”



    “你明明没必要告诉我这些事,你明明可以把这些东西带回城里去,结果你告诉我——我信你!什么都信你!”



    “这些东西放我们这儿也是糟蹋了,你尽管拿去!”



    刘桂芳得知这些老物件的价值后却有些迟疑了:“娃他爹,要不要跟队上其他人商量商量……”



    “商量啥!商量个屁!”周铁镇一挥手,“这些东西堆各家各户箱子里多少年了,谁当回事儿?”



    “要不是钱主任提起,谁知道是宝贝?再说了,钱主任帮咱大队做了多少事?就算这些老东西当真是宝贝,他要是想要,我也给!”



    “再说了,人家钱主任对咱掏心掏肺、实实在在,咱跟人家玩虚的?草!谁愿意这么干谁去干,我周铁镇坚决不干!”



    “周家谁都不准这么干,谁要是这么干谁就滚蛋!”



    钱进笑道:“周大队,你这么说太严重了,不至于、不必要。”



    “这些东西的价值还不好说,我得找个懂行的专家给看看,让他们来定价,刚才我说的价格都是随口说的,是自己的猜测。”



    “说实话,现在全海滨市或许只有我能将这些东西变现,你们社员即使带这些东西进城也没什么用,不但换不成钱,恐怕还要摊上事去坐牢!”



    周铁镇默默点头。



    他相信这句话。



    这些东西别说带去城里了,带到公社他都不敢!



    他将粗糙的大手重重拍在钱进肩上,郑重其事的说:“钱主任,我信你的为人更信你的能耐,反正我们西坪生产大队就这么个情况。”



    “你瞧得起我们,我们都跟着你干,你说什么我们干什么!只要我们有,你要什么我们就给你什么!”有你这句话,这些东西送得值!”



    他转头对刘桂芳喊道:“桂芳,饭好了没?今儿个高兴,我得和钱主任好好喝两盅!”



    钱进叫道:“中午已经喝过好几盅了!”



    “那是中午的,这是晚上的,它能一样吗?”周铁镇理直气壮的说道。



    刘桂芳笑着应了声,转身去灶房做菜。



    钱进此时没心思跟周铁镇夫妇客气,他继续小心翼翼地整理那些文物。



    每拿起一件,都要在煤油灯下仔细查看,然后根据合适的条件进行保存。



    收拾的差不多了,刘桂芳在院子里喊:“娃他爹,喊钱主任来吃饭。”



    “钱主任,别瞅了,先吃饭!”周铁镇拽起钱进,“那些破玩意儿又跑不了。”



    钱进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一幅画,跟着周铁镇来到饭桌前。



    这次是简单的农家菜。



    炒土豆丝、拍黄瓜、青辣椒炖茄子,炸知了、蚂蚱酱、煎青鱼,另外刘桂芳还偷偷杀了一只鸡,给钱进炖了个老母鸡。



    钱进心情愉快,同样的菜也感觉比中午好吃。



    他特意举杯:“周队长,我敬你一杯。”



    “这一杯是感谢你对我的信任,我这人不爱空口许承诺,只能实打实的说一句,你等着看吧,我会帮你们生产大队富裕起来的!”



    周铁镇豪爽地一饮而尽,抹了抹嘴说:“钱主任,我是个粗人,不懂文化人那些弯弯绕。”



    “但我知道,你是个实在人、是个好领导,这些日子来你来为我们大队做的事,大家都记在心里呢!”



    “你要是觉得这些老东西有用,那么我还会继续给你收拾,好不好?收拾好了你再来拿!”



    钱进再次举杯:“这个当然好,那我以后肯定要常来了。”



    “对,你必须常来,这些老东西就是鱼饵,专门钓你钱主任这条大鱼。”周铁镇哈哈大笑。



    夜色渐深,煤油灯的光晕笼罩着两个推杯换盏的身影。



    钱进今晚肯定走不成了。



    夜间山路太难走了,摩托车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窜出山路闯大祸。



    即使运气好人不会出事,那他携带的老物件也得废。



    于是他索性留宿,然后横下心来陪着周铁镇喝了起来。



    这一喝他发现,周铁镇的酒量也没有多厉害,或者说是自己的酒量并没有很差。



    两人拼了个五五开。



    钱进迷糊了,周铁镇也喝高了。



    钱进醉眼朦胧中给周铁镇描述未来的机械化作业,描述新农村。



    周铁镇后面索性不吃菜了,他就着钱进的话下酒,喝多了仿佛看到了西坪的未来。



    盘山路不再是坑坑洼洼的水泥道,而是平坦的柏油马路。



    家家户户住的不是破茅草屋,都是两层乃至三层的小楼。



    小楼门口还停着崭新的拖拉机,那时候谁家都吃得饱饭,而且还不吃粗粮吃细粮,今天吃馒头明天大米饭,后天还可以来一碗香喷喷、滑溜溜的面条……



    而这一切,都将从钱进的扶持工作开始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