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简简单单,深感幸福(第3页)




    苏昌顺按照钱进的教导指示说:“很简单,这不是把瓦片揭下来了吗?把它铺上去,再用瓦片给压住。”



    “反正就是给加了一层防水布,其他的还是看你老本行。”



    瓦工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了,这就跟塑料布一样,要避免阳光照射,还是得靠瓦片来遮挡。”



    “那没问题了,这些瓦片不要紧,还能再顶一些时日。”



    苏昌顺用食指挠了挠鬓角。



    他记得不是这样子。



    钱进说这个篷布用的是一种什么先进材料,耐老化,防水防晒持久力很强,甚至越是阳光照射,它还产生粘性,上面加装瓦片,是靠它们来粘住瓦片,保护瓦片。



    不过这些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们要干活。



    苏昌顺和瓦工进行指挥,青年们一段段铺好篷布,然后用新调配好的灰浆在屋顶上涂抹均匀,再将瓦片一片一片地铺上去。



    有专业师傅指点自然不一样。



    每一片瓦片都摆放得整齐有序,瓦片之间的缝隙也被灰浆填满。



    “这活儿可得细心,不然一下雨,屋顶就得漏水。”瓦工一边铺着瓦片,一边教导队友。



    木工组则开始重新制作门窗。



    这活相对简单,就是根据仓库原来的门窗样式,精心挑选木材,进行切割、打磨。



    “这扇门要做得牢固些,多钉几根木条。”苏昌顺对负责做门的木工说道。



    “以后咱这个仓库既是生产车间又是仓库,得注意防盗……”



    钱进抽空过来查看工作进展,发现苏昌顺的手掌已经磨破了皮。



    修缮老屋真是苦力活。



    苏昌顺是最能干的汉子了,手掌上都是老茧,结果如今却给磨破了,由此可知这两天多辛苦。



    钱进赶紧回家去商城买了双氧水清创,用纱布给包裹起来。



    苏昌顺没吱声,用胶布把纱布随便缠了缠,又继续干活。



    第三天,新椽子已经全部安装就位。



    瓦片清洗后也灌浆全数安装上屋顶,灰黑的瓦片在阳光下泛着光,像一片片的鱼鳞。



    居委会请来的电工在安装新电线。



    电线是钱进自己提供的。



    自然也是商城出品。



    电工看到这些包着黑皮的电线起初不以为意,可是拿到切口一看咋舌:



    “纯铜包铝电线啊?这是哪里搞来的?”



    前来帮忙的王东问:“是好东西?”



    电工说:“可不是嘛,绝对是好东西,市政府今年翻新电路,用的就是这个。”



    “这种电线导电率高,电压稳定,电阻低,能节省用电而且寿命还更长。”



    王东听的一愣一愣,什么也没听懂,只知道这是好东西。



    他不了解很正常,连电工也不清楚这电线真正厉害的地方。



    它们外皮绝缘层用的是当下没有的阻燃材料,看起来平平无奇,实际上阻燃防火耐高温。



    而且柔韧性很强,柔软耐折,耐寒耐热防水防油,基本上这仓库以后一直到拆除,都不需要再更换电线了。



    在电工带领下,几个青年小心地在墙内预埋线管,然后把崭新的铜线穿进去。



    “现在条件真是好了,能用上铜线。”电工还是感慨,“早些年连铝线都紧缺。”



    安装上电灯,通电之后,灯光闪亮。



    晚上可以加班了。



    后面木工组的新门窗也制作完成了。



    钱进亲自给门框刷上防腐油漆,自然也是商城出品。



    崭新的木料先后三遍刷了防腐漆,逐渐呈现为动人的琥珀色。



    窗户上已经安好了玻璃,用腻子固定,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内外墙壁新修之后,已经完成了粉刷。



    钱进同样要求按照高标准来粉刷,要先后刷四遍。



    等到门窗安装上,最后一遍的粉刷工作也开始了。



    石灰水在大铁桶里搅拌,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年轻队员们用长柄刷子蘸满白浆,在墙面上画出一道道弧线。



    不一会儿,所有人都变成了“白人”,连睫毛上都挂着石灰点子。



    “注意边角!”苏昌顺做事很仔细,一个劲提醒手下,“刷子要稳,不能滴浆。”



    这一遍墙壁粉刷工作结束,仓库修缮工作算是完结了,已然是焕然一新。



    钱进前来验收。



    雪白的墙壁,灰黑的瓦顶,草绿色的门窗上浮着一层琥珀质地的漆色,阳光照耀,闪闪发光。



    钱进提前准备好了招牌。



    泰山路人民服装厂。



    他让苏昌顺爬上梯子,把招牌钉在了仓库大门正上方。



    下面队员玩命鼓掌,还有人吹口哨。



    苏昌顺是个老实人,对此很不好意思:“钱总队这应该是你的活,我就是个干活的。”



    钱进拍他肩膀笑道:“对,你是干活的,咱们同志都是能干活的劳动阶级。”



    “这仓库是你带队干出来的,所以上招牌的事不是你来干谁来干?”



    “是不是,同志们?”



    队员们嗷嗷叫:“是!是!”



    王东站在人群后面,望着这座新生的仓库,突然想起自己险些失去的工作、家庭和这个大集体。



    此刻,在这集体的喜悦中,他感到一种久违的充实。



    有些东西,比肉体欲望更重要、更有价值。



    还好,自己没有铸成大错。



    现在他犯下的错误还能补救。



    就像这座仓库一样,虽然破败,可是只要骨架还在,那大不了推倒重来,总有办法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