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销售困境,汉唐服饰(第3页)




    众人纷纷侧耳倾听他即将发表的高谈阔论。



    钱进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糖:“来,别光干说,吃一块薄荷糖。”



    “这是洋货,它们管这个叫口香糖,吃了以后口里是……”



    “是香的?”米刚赶紧拿了一块塞进嘴里,然后咋舌,“嘶,怎么像是薄荷片?”



    苏昌顺忍不住捶了他一拳:“我的老米啊,这是吃糖的时候吗?”



    他眼巴巴的看向钱进等待钱总队的高见。



    钱总队却只劝他们吃糖。



    其他人含在嘴里,起初不太适应,可是一张开口呼吸气,确实口气很清凉新鲜。



    有了好吃的,大家心情都愉快放松了一些。



    但讨论来讨论去。



    大家就两个担心。



    一是市民们不认可喇叭裤这个样式。



    二是没有销售渠道。



    钱进安静的听着他们讨论。



    等到众人讨论的差不多了,他转过身走向角落一摞用牛皮纸盖着的衣包。



    “唰啦”一声,衣包打开,他从中抖出一条裤子。



    这喇叭裤的样式和做工没的说。



    阔大甩开的两片裤脚,水桶似的在裤腿处鼓起,又豁然张放,活像两片随时要兜风的帆。



    它带着刚刚下线的崭新挺括,卡其色的布料在惨白灯光下微微泛着硬光。



    钱进两根手指捻着裤脚,把它高高提起:“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突击队一行人面露惊喜之色,纷纷等待钱进发表高谈阔论。



    朱韬还给魏香米等三位女同志使眼色,说:“看着吧,这裤子准有问题,咱没发现,叫钱总队给发现了。”



    余力娟傻乎乎的上去仔细看了一遍,翻来覆去的看,最后问:“有什么问题呢?”



    钱进问:“这条裤子上面有什么?”



    余力娟再度仔细的看,看的小眼睛冒星星:“我、我眼睛有问题吗?我真没看到有任何东西呀。”



    她看向张红梅:“师傅,你看到什么了?”



    老江湖也被镇住了。



    张红梅努力的说:“有、我我看到什么了呢?我戴上老花镜仔细看……”



    “不用,张总师,这裤子上什么都没有。”钱进的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人。



    每一个人都懵逼了。



    你知不知道你在讲什么?



    你在逗乐子吗?



    钱进继续说:“刚才余力娟同志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销售点。”



    “那就是辨认度!”



    “不过她提的是反向辨认度,嵩山路王瘸子工厂出产的劳动服品质不佳,啤酒厂工人一眼能认出他家工厂的货,然后不愿意买。”



    “咱们的喇叭裤现在就缺一个辨认度!”



    “这裤子裤形够‘新’吧?裤脚够‘大’吧?可它只是孤零零的一条裤子!扔进人堆里,谁认得它姓张还是姓李?它出自哪家服装厂?”



    他“啪”地一声,把裤子重重拍在空包装箱顶上。



    “现在积压的,是一堆没有名号的裤子!没有名号,就没有人认得它,没有故事讲它!”



    魏香米见识多,明白了:“哦,你是说它没有名气?”



    钱进点头:“对,‘泰山路’是咱脚下这块地界,扛不起喇叭裤的份量!‘人民’这两个字在工厂名字里,多的满大街都是!”



    他话锋骤然一转,如同冰河解冻,又像投石问水:“咱们喇叭裤要名!要响亮的名!”



    “能扛起衣架子!能有来历有名堂有分量!让穿它的人走出去都知道自个儿穿的是‘谁’!”



    一片绝对的死寂。



    多数人还在疑惑的看他,眼神茫然地聚焦在他脸上,又茫然地滑开。



    这年月,布票还要数着用,谁家打件新衣都要掂量几番,谁会去琢磨衣裳要有个响亮名号?



    它穿在身上遮体保暖,还不够吗?名头能吃能穿?



    沉默在膨胀。



    朱韬张了几次嘴,最后也只是茫然地摇摇头。



    他没搞懂里面的逻辑。



    钱进的目光缓慢而凝重地碾过他们脸上每一寸无措的空白,像是在丈量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他妈的。



    这群手下还是需要学习!



    就这帮人的本事,以后想支撑起一个能跟各大外商在自由市场上对着干的巨无霸商业集体?



    做梦!



    钱进最后还是自己做了决定:“汉唐!”



    “什么?”几个人继续茫然。



    钱进说:“以后我们生产的喇叭裤,品牌名叫汉唐!”



    张红梅的老脑袋瓜子都要烧掉了:“咱们裤子的品牌名,不就是泰山路人民服装厂吗?”



    “噢,是服装厂要改名!”



    钱进说道:“不是,泰山路人民服装厂是生产厂,这裤子的品牌叫汉唐!”



    “都知道汉唐吗?汉朝、唐朝,大汉大唐!”



    “听……听历史老师说过。”余力娟绞尽脑汁的想,“这个词确实挺好,汉,大汉雄风?唐,衣冠堂堂?不是,这不是一个字。”



    钱进笑道:“你说的挺好,大汉雄风,万国来朝。大唐气象,四海宾服!”



    “那时候咱们炎黄子孙的衣裳特别美、特别有气派,那时候周边国家都得来咱中国人的地盘学习文化,学习衣服样式。”



    “以后我会找一批皮革来,用裁剪机裁剪出汉唐两个字,这事简单,有那种机器按压一下就能从皮革里裁剪出这么两个字来。”



    “然后张总师,你要让女工们把这个缝到咱们裤子上。”



    库房里落针可闻。只有那几只不识趣的苍蝇还在兀自飞旋。



    张红梅茫然的看向其他人,不知道是问钱进还是问自己:“这样,咱们的喇叭裤就能热销了?”



    钱进用目光环顾全场,声音不高,却一字一句,带着锤子敲在石板上般的清晰与无可辩驳的力道:



    “对,只要有这东西,咱们的喇叭裤就能热销!”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只不过他发现了,现在由于喇叭裤的遇冷,手下们都心灰意冷了。



    钱进必须得找个原因说服他们,找一条出路让他们相信服装厂还有出路可走。



    一切就等《追捕》上映。



    他得熬到那个时候。



    “以后我们出的衣服裤子品牌就是‘汉唐服饰’。我们的喇叭裤,以后缝上汉唐两个字,就缝在这个地方,右侧裤腰下面,到时候让人掀一下衣服,可以露出来让人看见!”



    “另外,我们需要宣传,老话说的好嘛,酒香还怕巷子深。”



    “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怕,它怕!”朱韬下意识要修正钱进的话。



    但钱进的眼神里有刀子。



    他被割了一刀子,迅速老实了。



    钱进说:“朱韬,你回去发动你们人民流动食堂的所有职员过来买喇叭裤,一人一条。”



    “然后给我穿着出去做服务,到时候肯定有的是人找你们询问喇叭裤的情况,你们要把咱汉唐服饰的名声打出来!”



    朱韬悲催:“是!”



    米刚踹了他一脚。



    就你他娘嘴贱。



    你要是不嘴贱,咱不就可以避免这笔开支了吗?



    这喇叭裤价格可不便宜。



    钱进定价是15元!



    要知道全套的劳动服当下才四块五!



    不过劳动服是国家给出的规定价格,现在商场里买一件成品衣服裤子都得十来块钱了。



    赵波试探的问:“钱总队,咱自己买裤子啊?不当福利发出来吗?”



    钱进笑道:“咱一共多少人?”



    赵波立马说:“现在是一百五十二人……”



    “发福利发两千多块啊?”钱进斜睨他,“你还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



    “自己买,都得自己买,到时候你们就信我吧,你们手下会感谢你们的!”



    后面人民流动食堂就热闹了。



    天气转冷,麻辣烫和鲜汤煮又开始在市场上横扫八荒。



    然后一辆辆三轮车仿佛变身为披红挂彩的“宣传车”。



    每一辆车的车头都绑了一根细长的竹篙,上面抖抖索索地竖起来一面红布,写着:“热烈庆祝我厂推出新款‘汉唐’喇叭裤!”



    字写得很板正,毕竟是魏雄图的手笔。



    奈何风一吹红布乱抖,那几个字跟着变形歪扭。



    这一招有些效果,不少青年是有喇叭裤需求的,他们想要穿上喇叭裤。



    然而一看价格……



    十五块?!



    告辞,我还是自己回去修裤腿吧!



    就这样,喇叭裤的销售量还是一路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