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支招国棉六厂,王厂长认弟弟

第232章 支招国六厂,王厂长认弟弟

 

一起吃过早饭。

 

魏清欢和张爱军陪同两家人外出游玩,钱进忙服装厂的工作,连魏雄图都要帮忙。

 

他制定好了服装厂工作规章制度,这需要魏雄图抄写到大红纸上装裱悬挂。

 

有了带队经验后他越发的了解,在工作中规章制度太有用了。

 

无规矩不成方圆可不是一句空话。

 

王东给他送来消息,纺六厂的关系已经打通了,服装厂可以从纺六厂直接进货。

 

但是这事需要一个主管人去具体磋商。

 

钱进自然得亲自上阵。

 

王东现在对劳动突击队的工作确实上心,他不知道通过谁的关系,直接联系上了国六厂的厂长王栋。

 

两人同姓甚至名字发音一样,说起来还真有些缘分。

 

王栋跟一般的国企大厂厂长不一样,或者说年代的厂领导、厂干部还没有脱离群众,能跟群众打成一片。

 

反正中秋节当天,王东领钱进去国六厂,而此时王厂长还没有休假,依然在办公。

 

节假日期间,工厂大门紧闭,这时候要进厂不容易。

 

因为这时候厂里人少,容易发生盗抢偷摸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还好王东是保卫科的人,他去传达室强硬拍门,嚷嚷说:“来大领导了,怎么还紧锁着门”

 

传达室的看门大叔正在优哉游哉的喝茶,看到他露面便开门还调侃:“咋了,是你王大领导来了”

 

王东严肃的说:“少给我吊儿郎当,最近没听说吗我跟王厂长搭上亲戚了,那是我表哥,按照南方人说法我们是老表关系,这样三下五除二我也算是个王厂长了。”

 

看门大叔翻白眼:“咋了,名字叫法一样你就成王厂长了”

 

他看到钱进,指了指窗台上的登记表说:“按照规矩外来人员得登记呀。”

 

王东直接将登记表扔进了传达室:“登记个鸡脖子,这真是大领导!”

 

“这是我们泰山路的领导,也是市供销总社的领导,我请人家来跟咱厂长洽谈合作事宜呢!”

 

看门大叔被唬得一愣一愣。

 

国六厂里罕见的安静。

 

各车间厂房今天停产进行机械检修。

 

钱进进了厂长办公室,一个国字脸大汉站起身来向他点头:“钱进同志”

 

“王厂长您好,我以前在父亲信件里经常听到您的故事,今天是见到真人了,实在荣幸。”他热情地伸手,顺便放下了带来的皮包。

 

里面照例是月饼和果,另外他投其所好,给王栋女儿捎带了一套小饰品和一块女士手表。

 

王栋大女儿今年高考并且考上了海滨大学,这个月刚去上学。

 

国六厂是省级重点单位,王栋见过的礼物不知凡几,对此浑不在意。

 

他拍拍钱进胳膊示意他落座,说:“我该怎么称呼你是钱总队还是钱主任呢”

 

“您应该称呼我小钱,我应该称呼您王叔,因为您跟我父亲是一辈的。”钱进顺杆子往上爬。

 

王栋哈哈笑,接受了他这个称呼。

 

目前从两人地位上来说,钱进还不够看,可是他的眼光跟寻常人不一样,他看的是潜力。

 

钱进太年轻了。

 

劳动突击队总队长的职务不算什么,他所在的街道劳动突击队队长都进不了他家门。

 

可泰山路的是例外!

 

钱进在这个职务上确实做出来太多成绩,登上报纸的次数比他这个厂长还要多。

 

另外泰山路现在小集体企业干的如火如荼,这都进入了市领导的眼睛。

 

最重要的则是钱进在市供销总社的任职,这升迁之路是坐着火箭走的。

 

快的吓人!

 

王栋知道钱进非池中之物,年纪轻轻执掌外商办这个重要部门,以后迟早要飞黄腾达。

 

所以王东一个保卫科小科员找上门后,他选择了热情招待。

 

因为他需要钱进这个人脉关系。

 

双方忽有所需,交流起来就很愉快了。

 

王栋问他来意,钱进就直接说:“王厂长,我们街道这边正在筹备一个服装厂,需要采购一批布匹。”

 

“你们纺织厂的产品质量在咱们省里可是出了名的好,更别提在咱市里的名气,另外这也是我父亲生前工作了一辈子的单位嘛,所以我就想过来问问。”

 

王栋露出恍然表情:“是为了这事呀这事我知道,我听劳资科的孙秉正同志提过,你找过他是吧”

 

钱进点头说是,把找孙秉正帮忙请张红梅出山的信息提了一下。

 

王栋说道:“有钱师傅这层关系在,我们国六厂相当于是你的娘家,以后你有需求直接找我,我是你的老哥哥呀,能帮忙的地方一定帮忙!”

 

钱进受宠若惊。

 

这位大厂长可太客气了!

 

这么平易近人吗

 

他奇怪的看了眼王东。

 

王东这边认为一切是自己的面子,还在骄傲的挺胸膛呢。

 

话题涉及布料,王栋不谈虚的,直接问:“小钱,你们的服装厂都需要什么材质的布匹什么颜色什么标号”

 

“实不相瞒,我们厂最近刚好有一批新生产的涤纶布,质量绝对上乘。”

 

“不过你也知道,现在厂里的生产任务也比较重,你要的量要是大的话,可能得提前安排一下。”

 

“王厂长,那咱们开门见山了”钱进笑了起来。

 

王栋爽快的说:“对,开门见山,咱们年龄都不大,就不搞官场上人情世故老一套了。”

 

钱进从兜里展开一卷布料样本:“是这样的,我在百货大楼看到这么一批布料,这叫什么高支纱纯布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布料,因为我们要做硬挺裤型。”

 

王栋指尖捻过布样,像老农掂量稻穗般熟稔:“这是40支精梳要多少”

 

“先要五百米,颜色要藏青、深灰、卡其、棕红四色,色牢度要在四级以上。”钱进抽出钢笔在便签上划出数据,“裤线洗后不能走形。”

 

王栋闻言点点头,站起来说:“走,去我们布样室吧。”

 

“实话实说,我有点小看你钱主任了,本来我以为你不懂布料行情,所以直接想问你是用布还是涤纶布,然后按照你需求我给你安排一款布匹。”

 

“既然你懂色牢度、知道高支纱纯布,那你就是专业人士了,咱们得去专业的地方谈。”

 

布样室在一楼。

 

王栋拎着公文包下楼,包上印着“广交会1978”的字样。

 

他下楼适合招呼了一声,然后等两人进入布样室,便有姑娘端来两杯茶。

 

白瓷杯里的绿茶在热水中舒展,茶香混着窗外飘来的梧桐叶气息,在房间里缓缓流淌。

 

布样室一圈全是国六厂生产的各类布料,钱进看后随口说:“王厂长,你们没有布样展示文件夹吗”

 

王栋愣了一下,问道:“那是什么”

 

钱进比划:“就是一个文件夹,然后里面每一页都贴着布样,然后同页还有布匹的相关参数介绍,比如材质、颜色、规格和批号等等。”

 

王栋迅速理解了他说的东西,一拍手说道:“哎哟,钱主任,难怪我听一些领导说你是人才。”

 

“你这个提议好,这个东西是必须的,这叫布样展示文件夹我节后就安排后勤同事去制作上一批。”

 

钱进讪笑:“其实、其实我也是看了国外一些资料后……”

 

“人家是这样展示布料的”王栋问。

 

钱进说道:“不光是布料,很多东西都是这样展示,比如地毯呀、地板呀、席子呀之类,都是这样。”

 

王栋郑重的点头。

 

他从内袋掏出钢笔,在笔记本上快速登记了几句话。

 

钱进其实对布匹了解不多,还是得需要王栋介绍。

 

王栋从国六厂生产力角度切入:“我们厂目前有2万纱锭,主要生产40支到80支的纯布。不过最近上了条新生产线,能做涤混纺。”

 

他带钱进到了墙壁前,指着几块质地不同的样品继续介绍:

 

“这是32支纯劳动布,这是45支府绸,这个是80支高支纱贡缎……”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布样上,钱进伸手摸了摸那块贡缎。

 

布料滑过指尖的触感,让他动了心思:

 

“王厂长,这种80支的月产量有多少”

 

“现在每月能出六万米。”王栋翻到下一页,“不过我要推荐这个——65支涤混纺,经纱用xj长绒,纬纱掺30%的东工涤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