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进口商品引进试点小组成立,新时代

第242章 进口商品引进试点小组成立,新时代降临

 

后面易学兵、封长帆、崔虎等几位核心干部挨个进行了发言。

 

韦斌最后用沉稳的腔调缓慢的说:

 

“中央的指示精神,省社、中央总社的文件要义,我想同志们已经初步领会。”

 

他微微侧身,看向身旁的姜茂,“具体工作部署和要求。”

 

姜茂挺直腰板,拿起桌上的一份铅印红头文件,再次拔高了嗓门。

 

那文件上的措辞依旧严谨、官方、充满指令性:

 

“……各级供销合作社要立即行动起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全会精神上来……”

 

要彻底解放思想,破除陈旧观念束缚……

 

要切实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在供销系统内部的落实……

 

要勇于探索商品流通领域的新方法、新路径……

 

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经济效益……”

 

这些指令性的要求,在经历了之前那场思想热浪的铺垫后,听在众人耳中不再空洞。

 

市场结构要变了,经济运转模式也要改变了。

 

他们供销系统作为经济排头兵,必须得有足够高的觉悟去领悟上级单位的指示,完成上级单位的工作安排。

 

钱进以为会议到此结束,已经准备合上笔记本了。

 

结果韦斌清了清嗓子,目光掠过他后再次沉稳开口:

 

“贯彻精神,关键是落实。根据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总社的最新指示,结合我市供销工作实际,经上级单位研究决定,”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清晰有力,“设立‘进口商品引进试点小组’。”

 

“由外商办牵头,钱进同志负责,外调、计统、财会、仓储相关部门全力配合。”

 

“有没有问题?”

 

相关科室和部门的负责人立马起身:“没有问题。”

 

韦斌指了指钱进:“进口商品引进试点小组的工作目标我现在要点一下,你记清楚了。”

 

钱进打开笔记继续笔走龙蛇。

 

他的责任重了起来。

 

现在他笔下记录的不是文字,是一份战斗纲要:

 

“摸清国际大宗农副产品、日用品市场情况,筛选优质适销商品,尝试打通引进渠道,尽快让真正物美价廉的进口商品走入我市市场。”

 

“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也要为国家探索创汇新路径积累经验!”

 

毫不夸张的说,会议室的所有目光最后全聚焦在了钱进身上。

 

钱进只觉得一股热流猛地从脚底蹿上头顶,胸中浊气为之一清。

 

肩头沉甸甸地压下了一副从未有过的担子,却又被一股巨大的兴奋和干劲儿所填满。

 

他不等那束束目光的灼热退去,甚至不等韦斌话音完全落下,就挺直上身,毫不迟疑:

 

“保证完成任务!”

 

六个字,斩钉截铁的在烟雾缭绕的会议室里撞出回音。

 

他很清楚这是责任,更是罕见的机遇。

 

只要小组工作做的好,他的升职脚步就不会停!

 

散会走出那间令人窒息的会议室,钱进的脚步快得像带了风。

 

他疾步穿过铺着暗红色老旧漆布的长长走廊,冷风顺着走廊尽头未关严实的木窗缝钻进来,吹在汗津津的额头上,竟有种难言的清爽。

 

散会的时候韦斌给了他一份“试点小组工作权限及联系名单”的油印材料。

 

轻飘飘的纸却是沉甸甸的。

 

这是什么?

 

是尚方宝剑!

 

是他行走各部门、调兵遣将的虎符官印!

 

来到偏楼,外商办上下人员步履匆匆。

 

很多工作已经展开了。

 

早就开始有各类商品试引入供销单位里了,尤其是友谊商店里的商品,更是进行了大量的更迭换代。

 

此时两位副主任程侠和孙健正在紧锣密鼓的安排各项工作:

 

“老李,把历年咱市里跟港澳台那几个主要中间商、还有东南亚那些橡胶、锡块商人的往来函电找出来,越全越好……”

 

“哎小赵小赵,你带着材料去干嘛?噢,去档案室复印啊?正好,那你档案室把国际农副产品价格年鉴,尤其是这两年东南亚转口行市那几本,都借过来……”

 

“李香,你现在就去总机那边问问,上个礼拜就说要给我们办公室开通一条对外的专线电话,怎么一直没有动静呢?”

 

李香归拢头发步履匆匆。

 

孙健从办公室探出头来喊道:“跟他们强调一下,咱们是外商业务急需!快去!”

 

“哟,钱主任你开会回来了?有什么精神要传递吗?”

 

钱进摆摆手:“忙你们的,还是这个月大会的事,赶紧忙吧,接下来咱们可有的忙了。”

 

此时外商办已经很忙了。

 

像一架被拧紧发条的机器。

 

纸页翻飞的哗哗声,翻箱倒柜的碰撞声,急促的脚步声,在办公室内外汇成一股紧张而充满生机的气流。

 

这点跟其他科室形成了鲜明对比。

 

市场经济体制太过于僵化,供销系统本来就应该是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地方。

 

结果每年就那些事,接触的都是固定品样的商品,导致各个部门工作起来都麻木了。

 

现在。

 

活力来了!

 

钱进回到办公室不多会,后勤部门送来一张大办公桌。

 

这桌子太大了,甚至都搬不进楼梯也搬不进办公室的门,于是后勤办就给先拆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