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调查启动,毒燕窝案

第249章 调查启动,毒燕窝案

 

“老王,刘干事,”钱进考虑过后做出了决定,“东西,我收下了。”

 

刘大柱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狂喜。

 

“不过,”钱进紧接着的话像一盆冷水浇下,“这不是收你们的礼。”

 

“实话告诉你们,这东西恐怕有问题,作为咱市供销总社外商办主任我得弄清楚,弄清楚这贴着中央供销总社标签的‘珍品’,到底是个什么来路。”

 

他目光扫过两人瞬间僵住的脸:“突击队的事,按规定办。该推荐推荐,该审查审查。”

 

“但这有个前提,刘干事,您是咱泰山路的人吗我们劳动突击队的全名可是泰山路劳动突击队!”

 

刘干事努力的辩解:“孩子他妈其实是泰山路的……”

 

钱进问道:“那你儿子的户口呢在泰山路吗”

 

刘干事不说话了。

 

钱进只好恭请他出门。

 

送走失魂落魄的两人,客厅里安静下来。

 

魏清欢看着丈夫紧锁的眉头和桌上那个刺眼的红盒子,轻轻叹了口气:“真要留下这烫手山芋……”

 

“烫手,才更要拿稳。”钱进用官腔回了一句,然后冲媳妇挤挤眼,示意对方不必担心。

 

哥有数!

 

他回到书房坐到书桌前,拉开了那盏绿色罩子台灯的开关。

 

顿时,昏黄的光晕立刻照亮了桌面上一小片区域,将那血红的纸盒映衬得更加诡异。

 

他小心地打开盒子,里面铺着廉价的黄色绉纹纸,托着几盏干枯、颜色呈暗红褐色的盏状物。

 

这就是所谓的血燕窝了。

 

燕窝边缘颜色并不均匀,有的地方颜色深得像凝固的淤血,有的地方则浅淡发灰。

 

他拿起一盏,入手轻飘,对着灯光细看,那红色像是浮在表面,内部纹理模糊不清,透光性极差。

 

他凑近深深嗅了一下,一股难以形容的、混杂着微腥、土腥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类似氨水的刺鼻气味钻入鼻腔,绝不同于他记忆中任何优质干货应有的清润气息。

 

“媳妇儿你帮我找找,看有没有夹带什么单据、说明。”钱进一边仔细查看燕窝本身,一边吩咐。

 

魏清欢依言翻找盒子内外,只在一层绉纹纸下发现一张折迭的小纸片,上面是油印的、同样中英文混杂的“食用说明”,字迹模糊,英文部分语法都有问题。

 

钱进找生产厂家、出厂时间这些硬性标准。

 

毫无所得。

 

“看来是‘三无产品’的高级版了。”

 

钱进冷笑一声,小心地掰下极小一片碎屑,放进书桌抽屉里一个空的小药瓶。

 

他需要更多的证据,不仅仅是包装和外观。

 

直觉告诉他,这盒“血燕”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迷宫入口,而迷宫深处,可能盘踞着难以想象的怪物。

 

他现在是英雄,需要打怪才能升级。

 

所以面对强大的怪物,他毫不畏惧,反而期待能打出多少经验值来。

 

供销总社的资料室对钱进这样的业务骨干是敞开的。

 

年初八,外商办依旧忙碌如战场,钱进却利用午休和工作间隙,一头扎进了资料室那散发着陈旧纸张和油墨味道的幽静空间。

 

他首先调阅了近半年来所有与“燕窝”、“马来西亚”、“滋补品进口”相关的供销系统内部简报、调拨通知单复印件。

 

手指滑过一行行铅字,他看的很仔细,然而一无所获。

 

供销总社层面近期根本没有组织过任何大规模的马来西亚燕窝进口。

 

刘大柱口中所谓的“中央供销总社引进”、“红头文件调拨”,纯属子虚乌有!

 

那份调拨文件,要么是伪造,要么是基层供销系统内部有人胆大包天地在玩李代桃僵的把戏。

 

这让钱进警惕又生气。

 

现在的供销系统可是国之命脉,没有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的人不能了解供销社对人民生活来说多重要。

 

结果,竟有人敢如此明目张胆的乱搞

 

他想起那粗劣的包装、矛盾的标签、荒谬的传说……

 

这一切都指向一个蓄谋已久的骗局,而供销社的信誉和国家的外汇,很可能正被架在火上烤!

 

资料室提供的国内信息线索到此中断。

 

钱进琢磨了一下,很快明白自己要撕开这骗局的口子,必须跳出内部信息的窠臼。

 

要从外部下手了。

 

外贸局和侨联这两头应该可以帮他提供一些东西。

 

他仔细考虑后,决定从侨联入手。

 

因为他想找的东西是外面的报纸。

 

侨联与海外联系紧密,能帮他搞到这些东西。

 

于是晚上下了班,他骑着摩托车来到市侨联办公室,找到了相熟的一位姓陈的副主任。

 

副主任全名是陈友男,是南洋归侨,消息灵通。

 

“陈主任,帮个忙。”钱进开门见山,递上一支烟,“最近留意过马来西亚那边关于燕窝,特别是‘血燕’的新闻吗”

 

“或者,有没路子能搞到近期那边的报纸”

 

陈友男接过烟点燃,烟雾缭绕中眯起眼:“什么事惊动你钱进这位后起之秀了血燕这东西最近两年在南洋搞的挺热,真假难辨啊。”

 

“你要碰血燕”

 

钱进摇头,把自己遇到的情况讲给他听。

 

陈友男认真起来:“哎哟,是从你们单位中央那一级下的批文那确实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