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你给我使劲干他们!(第3页)




    说着他扬起那只染血的大手凌空虚劈了一下,带起一股腥风:



    “厂里的、任何单位里的,有一个算一个,谁他妈敢在背后耍心眼,拖后腿!谁他妈敢不听调度、阳奉阴违……”



    他声音陡然拔高,吐出来的字跟扔出去的手榴弹一样:



    “别怪我杨大刚按纪律!给你把骨头缝里的懒筋懒肉!扒皮抽筋!拆碎了往锅炉里填!”



    房间里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墙上的老挂钟秒针“咔哒、咔哒”地走动,每一秒都敲在人紧绷的神经上。



    钱进站了起来,敬礼向众人转身。



    杨大刚转向钱进,声音陡然放缓:



    “钱进同志,工作组组长是局领导,我刚才跟他们已经聊过了,他们不管事,我是副组长,我管事。”



    “但具体怎么干活,我听你安排,你要人、要枪、要车,我杨大刚和厂里千把号的血肉骨头都能为你所用,你发话,我们办事,只一条——打赢这一仗!”



    钱进说道:“好,那杨厂长、各位同志,我不客气了。”



    “合同拿出来,今天先检阅合同。”



    有人急忙掏出一本A4纸大小的书来,跟一本博士毕业论文似的。



    这合同很详细,也很复杂。



    钱进打开看,白纸黑字上有醒目的彩色川崎重工集团信笺台头。



    标题很正常:



    《关于mk-iv优化整合平台设备包最终技术确认及验收节点说明》(中日英三语)



    钱进一看便冷笑,他点着合同说:



    “看懂了没有?人家早就准备好跟你们打国际官司了,中日贸易用英语写合同,这是给谁看的?给国际法院看的!”



    有老技术员眼巴巴的问:“钱主任,咱们怎么办?我们看过这个合同很多次了,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呀。”



    说着他看向三名厂办文书。



    文书们很尴尬。



    他们负责审核合同,合同里有漏洞而他们没有发现,那责任就是他们的。



    其中一名资深文书为己方辩解:“或许、可能我是说,有没有这么个可能?”



    “合同没什么问题,小鬼子们狡猾的很,他们给了咱们正式合同,然后在设备上动手脚?”



    “你看我们没有见过设备,关于设备性能的审核是技工们的……”



    “到了现在还给我推卸责任!”杨大刚一把将帽子摔在了桌子上。



    “告诉你们,咱们这个工作组有一个算一个,全有责任、有大责任!”



    “告诉你们,先听钱主任的吩咐把事办漂亮了,争取将功赎罪,否则回厂之后,停职处分少不了,严重的话我会自请上级部门进行纪检调查,咱们全滚蛋回家!”



    一行人如丧考妣,再不敢说话。



    钱进笑吟吟的摁住杨大刚,说道:“杨厂长,我不是和稀泥,而是要说一句公道话。”



    他站起来看向众人:“川崎重工设下陷阱等我们踏进去,这陷阱自然非常精巧隐秘,人家是有备而来,咱们又不专业,没发现问题是情有可原。”



    “所以各位同志,以前的事情翻篇了,咱们往前看,往前走。”



    “合同和设备资料书里肯定都有问题,否则人家等着东窗事发被咱们追责吗?我们暂时没有发现不要紧,加把劲嘛,反正距离正式谈判还有些日子。”



    “来,同志们干活了!”



    随即,办公室变成了一个没有硝烟只有文件的战时指挥所。



    惨白的白炽灯光下,文书们翻看中文合同,钱进对照查看英文合同,工程师和技工们则商讨设备资料书。



    时间就是战机。



    全体都得加班。



    时间一天两天的流逝,又是一个夜晚。



    窗外,深秋初冬的夜色浓重如墨,寒气从窗缝钻进来,却没人感觉冷。



    屋子里全是男人,除了钱进都是烟枪,抽烟抽的浑身燥热。



    另外热茶不断冒热气,大家高度焦虑和过度思考导致代谢旺盛,热量很足。



    烟灰缸早已不堪重负,扭曲的烟蒂漫溢到桌面、地上。



    为了保密没有清洁工来打扫卫生,而众人都有时忙活也来不及打扫卫生。



    于是烟蒂烟灰与散乱的文件卷宗、翻开的厚重外文技术词典、凌乱的图纸纠缠在了一起。



    墙上的挂钟指针,沉闷地滑过夜晚十点。



    时间紧迫,分针每挪动一格,都像在众人紧绷的神经上锯过一道。



    “不行,还是不行!”技术科长赵工猛地将鼻梁上那副缠满胶布的眼镜摘下,用力揉起了深陷发红的眼窝。



    杨大刚虎着脸看过去。



    赵工不敢看他,低下头的脸上带着浓浓的绝望:“我们真是抠字眼一样抠遍了!都对着国际标准找了,什么Astm标准、din标准、jis标准……”



    “翻来覆去抠好几遍了,材料规格、检验方法、公差范围……”



    “小鬼子合同里引用的标准版本没问题,措辞严谨,咬不动啊!”



    “那个‘优化整合平台’的鬼名堂,在技术附件里被包装得滴水不漏!他们玩的是偷换概念?拿旧货当新料用?可我们、我们没有找到陷阱啊。”



    杨大刚狠狠一拳砸在桌上,震得茶杯盖叮当作响。



    钱进摁住他,低声道:“放心,我都有对策了,老杨大哥你有点耐心。”



    其他几个人抬起头,一双双眼睛里布满血丝,满是困兽般的焦躁:



    “他娘的,老子真想……”



    “真想怎样?”钱进温和的问道,“想拿拳头去跟东京的合同条款讲道理?还是指望国际友人来主持正义?”



    钱进露出笑容,说:“工作很困难,这是早有预料的事,因为川崎敢这么干,就是吃准了我们技术信息不对称,法律手段匮乏,国际仲裁经验几近于零。”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一行人的脸,最后落回桌面上那份如同铜墙铁壁般的合同:



    “看来,凭我们现在的力气是撬不动这块铁板的,咱们得借力啊。”



    “借力?”有个文书猛地抬头,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钱主任,您是说找上面?找、找轻工局?不行,轻工局还不行,得去省里找人?”



    钱进微微摇头,动作幅度极小:“远水不解近渴,省里相关人才也少,而且协调机制复杂,流程漫长。”



    “最主要的是,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宏观指导,是能精确插入敌人命门的尖刀,是能在他们最擅长的规则战场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战术专家。”



    杨大刚说道:“钱主任你直接说吧,到底需要什么?”



    钱进说道:“需要懂国际商事法律、熟悉扶桑企业套路、能钻合同漏洞、能埋反制陷阱的国际贸易法律师事务所。”



    杨大刚期待的问道:“钱主任,你手里还有这样的能人吗?我早就听说过了,你们外商办可是卧虎藏龙啊。”



    钱进笑道:“这件事我们外商办也起不了大作用,还好,国家领导高瞻远瞩,在今年与美帝国完成了外交正常化。”



    “我们现在就要借东风了,借国家领导的东风,从美帝国请律师来帮忙!”



    所有人懵逼:“啊?”



    特科干部急忙说:“这需要请示领导。”



    钱进说道:“我已经请示过了,不过你们再请示一遍也可以。”



    经过这几天的日夜苦干,不管是办事的还是管事的肯定都已经发现了。



    取经四人组根本解决不了川崎重工这个大妖,得让猴子去搬救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