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秋诗会(第3页)

 杜映梅叹了口气道, 

 “我可没开玩笑,我们是真的需要这么多银子,急需。” 

 杜衡急了, 

 “到底出什么事了?怎地忽然要这么多银子作甚?” 

 “其实也不是出事,按说这应该是好事,就是——” 

 杜映梅刚要细说,就被高娇娇打断了, 

 “小衡,你们忽然回来是有什么事吗?还不到休假的日子呢。” 

 说着,就招呼众人坐下。 

 让杜映梅拿来给杜衡带的酱马肉,和从后山采摘的果子,请众人吃着慢慢说话。 

 杜衡几人突然回来,是因为书院明日放假一天,让他们好好准备,去参加晚上的中秋诗会。 

 岚县中秋诗会由来已久,还是九川书院的创办人提议举办的,得到了官府的大力支持,是每年读书人的一大盛会。 

 每年中秋佳节当晚,县城内读书人齐聚一堂,以文会友,各展才学。 

 不仅能彰显岚县的文风兴盛,也能激励学子们的求学热情,还能让有才之士得以扬名。 

 文会是由知县大人主持,负责点评诗文的不是书院的山长夫子,就是城中久负盛名的才子学究,甚至还有从其他州县远道而来的文人墨客。 

 所以能在诗会上崭露头角,一定会备受关注,对于考取秀才功名有着很大的益处,对日后进学也多有帮助。 

 远的不说,郑子安就是前几年在诗会上一鸣惊人,才获得了县学教谕的青睐,招为乘龙快婿,自此一帆风顺。 

 今年听说教谕还请来了并州府府学的训导,故而来参加诗会的不光有岚县学子,还有不少外县甚至州府的学子。 

 九川书院作为岚县名望最高的书院,决不能被别的书院学子抢走风头,特意放假,就是为了让学子们好好准备,确保在诗会上为校争光。 

 像杜衡这样在甲班名列前茅的学子,更是被寄予厚望。 

 弄的并不擅长作诗的杜衡很是紧张,只能临时抱佛脚。 

 准备把郑子安送他的手稿再好好复习一遍,争取把夫子拟定的几个命题,作出几首说得过去的诗。 

 至于拔得头名,大出风头,杜衡是想也没想过。 

 他太清楚自己的底子有多差了,君子六艺,他最擅长的只有驾马车。 

 马飞翼也不是很擅长作诗,帮不了杜衡。 

 凌十三和徐六、牛安就更不擅长了,但他们擅长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