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第2页)

 晏时叙自然看出皇祖母心中所想,他沉声传旨: 

 “二皇子晏刑知,身染恶疾,不幸夭折。按……亲王例,葬于皇陵。” 

 “废后谢氏,闻此噩耗,悲痛过度,自戕追随二皇子去了。” 

 他顿了顿,补充道:“按祖宗规制,自戕者视为不吉,不得入皇陵,故将其尸身遣送回谢府发落。” 

 晏时叙说完,停顿了好一会,话音一转,带上了一丝复杂情绪: 

 “他本不该姓晏。着人……寻一忠厚老实、无儿无女、远离京畿的农户或小吏人家,赠予其抚养。从今往后,此子与皇家再无任何瓜葛,任何人不得向其养父母泄露其身世分毫。” 

 他终究还是留了那孩子一条生路,但代价是彻底抹去他曾经拥有的一切——尊贵的身份、显赫的姓氏、以及未来任何与皇室产生联系的可能。 

 从此,世间再无二皇子晏刑知,只有一个在乡野间懵懂长大、平凡却也远离了血腥旋涡的无名孩童。 

 这或许,是他能给予谢氏的最后一丝仁慈。 

 太皇太后眼中泪花闪动,她伸出手,轻轻地拍了拍晏时叙的手背,声音带着哽咽和释然。 

 “好……好孩子,你做的很好。当断则断,亦有恻隐。哀家……放心了。” 

 这已是最好的结局。 

 旨意下达,执行得迅速而隐秘。 

 很快,宫中传出二皇子突发急病不幸夭折的消息,掀起一阵唏嘘和议论。 

 随即又被荣国公府、文国公府私藏禁书所带来的巨大震撼彻底淹没。 

 朝野上下,无不惊骇于两府的大胆妄为和皇帝的雷霆手段。 

 而那个被秘密送走的孩子,如同投入浩渺大海的一颗微小石子,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所有人的视野里。 

 …… 

 碧玺宫。 

 殿内温暖如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梨花香。 

 晏时叙踏入内殿时,见到温梨儿正斜倚在窗边的暖榻上,姿态闲适慵懒,纤细的手指正静静摆弄着一盘棋局。 

 微黄的烛火跳跃着,暖黄的光晕勾勒出她侧脸柔美乖顺的轮廓。 

 明亮的眼眸,挺翘的鼻梁,红嫩的唇瓣。 

 每一处,都像是精心描画,长在他心上。 

 似乎只要看到她,这几日堆积的烦忧都能瞬间被涤荡一空,只留下熨帖的安宁。 

 “梨儿。”他唤她,声音不自觉地放柔。 

 正沉浸在棋局推演中的温梨儿闻声转过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