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翌日。 

 南诏的硝烟终是散尽。 

 因苏暮扬拒绝暂代沧州刺史一职,晏时叙便命温执言总督澜沧二州军政,安抚民心,重建秩序。 

 由陈震协助温执言肃清残余抵抗势力,并负责押解侬智高及南诏重要俘虏宗室进京。 

 而晏时叙自己,则亲率大军,携苏暮扬、罗云梡、苏湛岳等功臣及部分南诏归降官员,踏上了班师回朝的凯旋之路。 

 这一路,旌旗蔽日,铁甲铿锵。 

 沿途州府百姓闻讯,无不扶老携幼,箪食壶浆,夹道相迎。 

 欢呼声、激动声汇成滚滚洪流,淹没了马蹄踏过官道的声响。 

 大晏皇帝的威名与功绩,随着这支得胜之师的北归,传遍了每一寸山河。 

 京城,早已是万人空巷。 

 百姓们翘首以盼,只为能一睹天子圣颜,一睹那荡平南诏、为大晏雪耻的虎贲雄师。 

 皇城之上,刚出月子的温梨儿在宫人的簇拥下,凭栏远眺。 

 她今日穿了一件格外华贵的吉服——那是一件用上等云锦裁制的杏色宫装。 

 衣料本身泛着柔和温润的光泽,仿佛初春的暖阳。 

 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上用金线、银线及各色彩线以繁复的妆花工艺织就的大朵大朵盛放的牡丹纹样。 

 牡丹花瓣层叠舒展,富贵雍容,栩栩如生,或含苞或怒放,间以翠叶缠绕,从肩头、前胸一直蔓延至下摆。 

 行走间,那杏色的底衬柔和了牡丹的艳丽,金线银线在光线下流转生辉,衬得她眉梢眼角的笑意都明亮了几分。 

 枭枭兴奋地扒着栏杆,小脸通红。 

 淼淼被乳母抱在怀中,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下方人山人海。 

 天天被晏时琅举着跨坐在他的肩头,看着远处逐渐靠近的军队,嘴角似勾起了一抹极淡的笑容。 

 至于两个才满月的孩子,则被留在了碧玺宫,由奶娘照看。 

 温梨儿的手心微微汗湿,目光紧紧锁在远方扬起的烟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