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太子要造反26(第3页)

 况六部文案、军国机要,岂是粗通文墨之徒所能参透?不过是让圣贤典籍沦为取仕之具,学问蒙尘,纲常紊乱!望陛下,莫让祖宗千年门第之制,毁于这一纸空文!”

 “臣附议!”其他五大世家纷纷附和。

 长歌听着崔浩的话,又听着这些世家的反对之声,直接被气笑了,说道:

 “崔卿所言,不过是恃祖宗余荫、守腐朽之规!昔日九品中正,高门子弟尸位素餐,寒门贤才抱憾终生,此非"上品无才,下品无德"之祸乎?

 文举之设,正是要破这积弊千年的门阀桎梏!草莽之中,亦有经天纬地之才;朱门之内,不乏酒囊饭袋之徒。圣贤之道,本应泽被天下,岂容尔等私藏?

 若以门第取士,不过是任人唯亲、党同伐异!

 今开文举,以才学论高低,以策论决优劣,方能让天下寒士尽展所学。朝堂之上多些真知灼见,少些裙带庸碌,国家方能蒸蒸日上。

 祖宗之制非不可变,变则通,通则久!若因循守旧,抱残守缺,恐非社稷之福,实乃世家之祸!”

 长歌说完,以穆远为首的勋贵们立刻出来附和道:“陛下圣明!”

 崔浩一看这些武夫,气就不打一处来,你们愿意开武举就开武举,何必管文举的事呢?

 但他也不敢真的骂人,这帮勋贵可不会给他们文臣面子,惹恼了他们,是真的会动手的,大不了被罚俸禄就是了,他们又不怕。

 崔浩忍了忍,又道:“启禀陛下,开科取士看似广纳贤才,实则祸乱朝纲!

 这不过是取些夸夸其谈之辈。治国安邦需深谙律法典章、熟稔钱粮漕运,这些寒门书生寒窗苦读十数载,连一县赋税明细都算不清,如何能委以重任?

 再者,各州府县骤然设馆藏书,耗费银钱无数,如今大昭处处需要钱粮,岂不是本末倒置?

 我等世家子弟自幼研习经世之学,又有家学渊源,这才是治国根基。贸然推行文举,不过是让市井之徒妄图僭越。

 他日朝堂之上,尊卑失序、礼法崩坏,国将不国!望陛下三思,莫为虚名而毁百年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