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过江龙(第2页)
颇有些激动的问:“小崔同志与原来这家崔氏陶罐作坊崔老东家,有何关系?”荒废多年的地方,莫非是又有重新崛起的机会?是否在他有生之年,能再见这里的辉煌景象?
崔娴把这一担的柴火斤数,记录好了之后,这才抬头看向言语有些激动的老者。这个作坊曾经的老板也姓崔?还真是有缘。
不过可能让老者失望了,崔娴说她与那位崔老板并无关系。自己是京城来的知青,插队到这里,机缘巧合被安置在这,恰好会制陶而已。
老者眼神中期待的目光幻灭,没听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多是有些遗憾。听到崔娴回答之后,心中了然,都已经过去那么长时间,这里荒废多年,从隧道进来的时候,里面臭气熏天也表明,老东家定然再无后人可用。
否则,绝对不会任由这里,荒废二十载。
深出一口气,连带着最后一点期望,都消失殆尽。心中重新对崔娴定位,虽与老东家无关系,但这门手艺的确很好,京城来的,技术过硬,那就是过江龙了。
光是从姚老四那,看到她烧制的水缸品质,绝对称得上大师傅的名头。
缓步走到那几口水缸旁边,抬手摸了摸,见过好制陶技术的费伯荣,也不得不称赞几句。费伯荣自我介绍,他今年54岁,四十年前,在这里的崔氏陶罐作坊做学徒。当时作坊的生意很好,陶工三十人,学徒八十人。
规模、声势之大,可谓一时无两。成品陶罐更是远销各地,好多人都闻名而来,每日进出人络绎不绝。
下面的那个码头,就是崔老板自建,用来出货的。
回忆起当年独属于这里的风光,费老内心感慨万千。当时在这当陶工、学徒的,脸面上都有光彩。
他也是其中之一,自是深知其中的骄傲。
可不曾想,那样风光的时刻,被忽然一场意外而停止。
二十年前,马匪抢劫作坊,不但图财还害命。杀死了崔老板全家,和作坊里的师傅、学徒们。他当时正在咸阳送货,这才逃过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