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小蓉有情况了?(第2页)

李天明并不希望小蓉找个知青。

理由也很简单。

这种事,总归还是女孩子容易吃亏。

牛建邦如果是海城来的知青,还能考虑一下。

可他是杭州的。

情况又和孙长宁不一样。

记忆中,好像再过一年,国家就要恢复高考了。

接着就是知青大规模的返城。

小蓉要是真的和牛建邦好上了,到时候,牛建邦拍拍屁股走人了。

咋整?

自家的妹妹,李天明了解。

最是个死钻牛角尖的。

真要是遇上这种事,岂不是把一辈子都给毁了。

小蓉沉默半晌,才终于开了口。

“我没咋想,就是……”

话还没说完,脸先红了。

作为过来人,李天明还有啥不明白的。

18岁的大姑娘,情窦初开的年纪,突然遇上了一个还不错的青年,很容易陷进去。“小蓉,说心里话,这件事我不同意!”

小蓉猛地抬起头,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能说出一个字。

只是眼底的光一点一点的消失了。

“天明!”

小蓉的反应,让宋晓雨见了不免心疼。

“你先别说话!”

李天明阻止了宋晓雨。

“可是,你要是真的对……牛建邦有心思的话,我也不会拦着,但是,我希望你能想清楚了。”

接着李天明便把关于知青的未来,当做他的猜测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这些话在小蓉听来或许没什么,但是却让宋晓雨大为吃惊。

下乡的知青,真的有可能回去?

而且……

居然还有机会考大学?

高考都已经停办多少年了,高中毕业以后,如果找不到工作的话,有一个算一个,都得下乡插队。

就算是去上大学,也只有工农兵推荐这一条路。

可现在李天明说得有鼻子有眼的。

宋晓雨也不禁信了七分。

“你刚才说的……真有可能发生?”

小蓉回屋去了,李天明让她自己考虑,到底要不要继续。

决定权都在她的手上。

等小蓉刚走,宋晓雨便急着问道。

“你说啥是不是真的?返城?还是恢复高考?”

“都……都有!”

知情返城是大势所趋,当初因为狂热的理想,无数年轻人奔赴广阔天地,幻想着真的可以大有作为。

但是,农村困顿的生活早已经让那股子激情被消磨干净了。

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也让他们更加怀念城市的生活。

李天明记得,促使知青返城的那件大事,就发生在不久之后。

好像是西双版纳的知青率先行动起来,让中枢领导人不得不重视起了知青们的诉求。

至于高考,同样也是大势所趋。

国家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工农兵推荐的政策,很难保证学生的基本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