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胳膊肘往外拐(第2页)

 更何况,本来也没有确凿的证据,只要李天明不承认,谁还能把他怎么样。

 “你今天来县城,又有啥事?”

 “是天亮媳妇儿……”

 李天明当即把靳小琪的情况介绍了一遍。

 “按杜局长说的,她这个分数已经非常高了,不至于录取不上啊!”

 李学国听了,也同样纳闷。

 “会不会是……政审上出了问题?”

 分数既然够了,却没收到录取通知书,在李学国看来只能是这方面的问题了。

 “不会,天亮媳妇儿家三代城市贫民,父母都是工人,大哥也是工人,二哥和姐姐都在西疆生产建设兵团,她的政审要是有问题的话,兵团也不可能要她哥哥姐姐!”

 当初最早一批去兵团的知青,政审的严格程度,和当兵都差不多。

 出身有问题的,就算是想去支援边疆建设都没资格。

 “要是照你这么说,天亮媳妇儿的出身也没啥毛病啊,那就是……京大那边给卡住了?好大学的政审过程总要严一点儿吧!”

 “我也想过了,可是,我大伯家的天敬,报的是国防科技大学,那可是军校,军校的政审肯定要比京大复杂吧,天敬的录取通知书,昨天也到了!”

 这可就奇了怪了!

 李学国思虑再三,拿起了桌子上的电话。

 “喂!这里是永河县革委,我是革委主任李学国,帮我接市教育局,找王副局长!”

 李学国身为王作先一系的人,市里的头头脑脑也认识不少,其中就有市教育局的一位领导。

 “王局!我是李学国,有个事要麻烦你,是我的一个侄媳妇,这次也参加了高考,成绩很不错,报的是京大,可录取通知书一直没到,就想托你打听一下,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给耽搁了。”

 “行啊!我还正想着要贿赂贿赂你,一直没机会,好,好,就这么说定了,我等你消息!”

 说完,放下了电话。

 “等着吧!”

 可等也不能干等着,两人又聊起了,最近市里吹过来的风。

 王作先打定主意要发展经济,永河县被他当做了一个试点。

 这段时间,李学国每天忙得脚打后脑勺。

 发展经济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要结合永河县的实际情况,总不能在华北大平原上发展畜牧业,更不能像白江涛那个死鬼,一拍脑袋就弄出个万亩大梯田。

 “恢复大柳镇的大集,这件事做得不错,虽然对永河县经济的整体发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是对增长人民群众的心气儿,这件事至关重要。”

 政策一时一变,让老百姓也是束手束脚。

 zB主义的尾巴割了一茬又一茬,把人们的心气儿都给割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