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村里又来了放映员(第3页)

 马金义姿态放得太低,李天明还真有点儿含糊了。 

 “也不是啥大事,前几天去县里开会,李主任说,接下来永河县的工作重点要放在发展农业生产,还有搞活经济方面,农业生产这是我的老本行,可是这经济……” 

 马金义提到这两个字,都不免犯难。 

 xx帮虽然被粉碎了,但政治上的风向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贸然提出“经济”,任谁的心里都在打鼓。 

 “你脑子活,帮着我想想!” 

 马金义已经琢磨了好几天,也没理清思路,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干。 

 可工作不能一直这么拖着,他还盼着早点儿摘掉“代理”这两个字,思来想去的还是决定求助李天明。 

 这小子经常接触市里的大领导,应该了解一些内幕消息。 

 听马金义说完,李天明心里也不禁犯起了嘀咕。 

 搞活经济? 

 这是…… 

 李学国自己的意思,还是王作先,或者是…… 

 改革开放被确立为工作重心是哪年来着?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 

 对了! 

 1979年! 

 可现在才1977,太早了吧? 

 虽说去年在广州,李天明在老人家面前胡说八道了一通,可也不至于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连改开都被提前了。 

 还是说…… 

 上面准备找个试验田,就像前世的鹏城。 

 要是那样的话…… 

 李天明顿时感觉心跳加速。 

 不管是不是想的那样,既然李学国释放出了这个信号,那就必须抓住。 

 可涉及到政策,李天明也不敢一下子将步子迈得太大,那就…… 

 先试探试探! 

 “马主任,我记得小气候,每逢五,镇上都有大集。” 

 所谓的逢五,就是每个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 

 李天明还记得小时候,他偶尔会和张翠娟一起,走上十几里路,去大柳镇赶集。 

 只是后来上面不允许个体经营,就连小商贩都被取缔了。 

 听李天明说起大集,马金义顿时脸色微变。 

 镇上如今虽说又出现了一些做小买卖的,领导们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都是本乡本土,谁会去较这个真,管得严了,事后是要被人骂祖宗的。 

 可如果明目张胆的恢复大柳镇的大集,马金义又担心一旦风向再变。 

 见马金义还在犹豫,李天明又加了一把火。 

 “马主任,干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领导能满意?” 

 呃…… 

 心思被戳破,马金义面露尴尬,他自然明白李天明的意思。 

 “那就……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