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做不被定义的人(第2页)


 点击发送的瞬间,日内瓦湖畔的服务器集群突然开始高频震动,全球各地的手机、平板接连弹出新消息提醒。


 最先沸腾的是海内社交平台。


 科技论坛里,有人将这条动态与瑶光打破技术封锁的过往联系起来。


 时尚博主则翻出她走秀时的每一帧画面逐帧解析。


 校园超话里,学生们纷纷晒出自己尝试新领域的照片,配文“今天我也做了不被定义的事”。


 不到半小时,#关瑶不被定义#的话题阅读量突破20亿,实时讨论数每秒新增过万。


 消息很快蔓延至海外。


 推特上,关瑶的话题迅速登顶趋势榜,非洲程序员用斯瓦希里语留言:“就像您让代码跨越国界,今天您让美也突破了边界”。


 巴黎的时尚编辑将她的微博动态翻译成法语刊登在头版,配文“这是一位真正的开拓者”。


 东京秋叶原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各国网友的热议截图,其中点赞最高的评论来自巴西少女:“我要像关瑶一样,既做足球场上的前锋,也要当街舞社的队长!”


 随着夜幕在不同时区降临,这场数字狂欢愈演愈烈。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电子屏罕见地打出“致敬打破边界者”的标语。


 柏林墙遗址旁的露天影院,循环播放着关瑶的走秀视频。


 纳米比亚的星空观测站里,科研人员将她的动态投影在穹顶,与银河交相辉映。


 更有甚者,是一位意大利艺术家,他耗时6小时,用马赛克瓷砖在广场地面拼出关瑶的微博截图。


 72小时后,微博官方发布震撼数据:用户@关瑶的粉丝数突破10亿大关。


 这个原本仅面向海内用户的社交平台,首次因一位传奇人物的影响力,吸引到如此多的关注。


 热搜榜上,前二十条全是与关瑶相关的话题,其中#10亿人见证不被定义#的讨论区里,汇聚着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言。


 有幼儿园孩童画的“我长大后想成为关瑶”的蜡笔画,有百岁老人手写的“打破边界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的信件扫描件,还有无数人上传自己跨界尝试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