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恶演武,诸天除魔温茶米酒
第2章 追到坟头来留客(第2页)
“离了这人的身体,也附不了别人的身,必回自己尸骨附近。”
“趁现在是白天,而且正往午时走,我要直接找过去。”
乔老师一惊:“这么急?”
“对付这种幽魂邪灵,就要抓住最好的机会,一旦错过,就会平添不少麻烦。”
楚天舒伸手搭在李老板肩上,为他转了个方向,没使多少劲,李老板好像个木偶,自己转身向外,走动了起来。
“李夫人,你儿子的针要留半个多小时,你在这里陪着他,不要胡乱走动,我去解决你老公身上的问题。”
李妈妈本来看着丈夫儿子,还有点难选,一听楚天舒都安排好了,立刻点头:“好好好!”
这是一个小诀窍,先声夺人,在客户比较慌乱的时候拿到主导权,做什么事情都会更顺利。
驱邪除灵的生意并不常见,有把握接单的话,往往能给账户余额大补一下。
但,楚天舒可不喜欢那种被客户反复质疑,还得解释老多,设法取信,然后才能寻踪除灵的情况。
那样搞下来,说不定已错失时机,平添波折。
所以,他遇到这类生意,一旦做出判断,进入赚大钱的工作状态,就会雷厉风行,设法掌握主动。
“事先声明一下,我收费不便宜的。”
楚天舒撂下这句话,抬一手客户的心理预期,就往桥上走去,“乔老师,我记得你有驾照,帮忙开个车。”
乔老师以前就喜欢往楚爷爷身边凑,当过好一阵子助手,算是蹭到了他年轻时的第一桶金。
今日这场面让他有种熟悉的感觉,也不废话,跟着楚天舒就过了桥。
李老板被塞到了副驾驶上。
车上钥匙本来也没拔,乔老师发动了车子,问道:“往哪儿走?”
“他体内还有那玩意的邪气未清,正好做个感应。”
楚天舒坐在后座正中,能穿过正副驾驶的间隙,直接看到车前景色,眼神凌厉,嘴唇蠕动,念了段咒语,并指点着副驾驶的椅背。
“乔老师,你就看着他头上的针。”
李老板头顶,七八厘米的银针微微晃动,似是多了一点暗青色泽,缓慢的朝右前方弯折。
乔老师开车,沿着水泥路上了村东面高坡,拐弯又上了马路。
李老板头顶的针尾,如同一个特殊的指南,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着方向。
楚天舒根据这个,判断出该向前还是拐弯,或者倒车回之前的路口,及时提醒乔老师。
也就大半个小时,乔老师把车开到了城郊。
这里有政府退耕还林的地带,也有不少工厂。
车子停的这条路旁边,就是一片广玉兰树林,树林南面可以看到经典的白墙蓝瓦大厂房,蓝色瓦楞不锈钢的屋顶。
李老板头顶针尾所指,就在厂房和树林之间。
那里有一大片空地,算是厂房的后门,堆放了不少合金废料,也有用坏的塑料桶,用秃了的拖把扫帚。
比较惹眼的,是一座遍布青苔的石碑。
常人看上去,那就是一座老旧石碑而已。
楚天舒盯着那边看了一会儿,却能看出来,石碑上有一种墨色烟气,袅袅摆动。
无论通灵还是学武,第一个门槛都叫做“开窍”。
这开窍,当然不是指真的打通某一个窍,而是指七窍感官整体升华的一个状态。
仿佛从前七窍蒙尘,所见各色各景,都昏昧不清,一夕开窍,乾坤如水洗,明艳非凡,多姿多彩。
学武的开了窍,才能听见自己内脏蠕动的声音,开始把握血肉骨骼的精细磨练。
通灵的开了窍,才能按自家派别,分别以持咒、画符等各类手段,纯化心神,看见那些非人的幽灵游魂,阴邪煞气。
通灵人的道行深浅,往往看一天之内,能维持在开窍状态的总时长。
楚天舒修持到现在,一天之内,能够开窍五个多小时。
纯以道行来说,放眼江淮地区,他也称得上是个小高手了。
只是他身上有病根,所学仅旁门,且没有多少厉害法器,才声名不显。
盯了这么一会儿,楚天舒已经看出来,那个幽魂的尸骨,应该就埋在石碑底下,不到两米深的位置。
楚天舒没有急着下车,先道:“打电话问李夫人,这厂房是不是她家的?”
乔老师拨通了号码,那边接的很快。
果然,那片厂房就是李老板的厂子。
厂后面那块石碑,李夫人也知道。
是当初选址之前,就已经立在那儿的老碑,也没人维护,听说是晚清时期的,没有多少文物价值,本来可以随便推平。
但是李老板看出,那上面说的好像是个神童的事迹,觉得留着这块碑,也是个好兆头。
这两年李旭上高中,李老板还给那神童碑前弄了个香炉,常常到那边上柱香,保佑李旭能考个好大学。
“石碑上的字根本斑驳不清,他一共才能认出来几句,不会就光认出了神童两个字吧?”
楚天舒摇头笑了一声,“敢给这么个不知来历的东西就上香,李老板还挺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