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烈焰之上立约(第2页)




    “所以族长你应该知道,十几年前离开寨子的蔡山君,曾经当上益州的大都督,被大总统力邀入京。”



    “而现在这个人,又重新坐在了你面前。”



    他右手抬起,比划了一下彼此的距离。



    “我们相距,还不足一丈吧。”



    族长忽然扭头,一手撑在自己的膝盖上,审视着蔡山君。



    他那个样子,倒不再像是一个族长,而更像是一个寨主。



    乌寨主。



    “我确实知道外面的消息,所以你这样的大人物落魄的出现在我面前,我更不敢下任何决定。”



    乌寨主站起身来,“你已经沦落成了这个样子,难道,我们借出一支笛子,就一定能帮你回去重掌大权?”



    “难道你回不去了,益州就没有别的雄主,能够看清局势,履行君主的职责,接受文武的供养,也因此庇护这片大地上的子民?”



    蔡山君毫不犹豫:“益州当然还有人才!”



    “但,如果我不回去,他们就绝不会那么早,那么快,那么及时的做出反应,下定决心,如果他们能做到的话,当初也不会是我作为第一任大汉军政府的大都督了!”



    蔡山君的话语很淡定,神态很静定。



    他静的就像是一尊庙里的神像,偶然来到人间,也随时可能撒手人寰。



    但他还没有走,就依然有着夺目的光彩。



    “我本是山野村夫,如泥如石,粗拙平凡,躬耕于彩云之南,因时而起,乘风云而变。”



    “如今风云未远,将来未定,唯独此刻……”



    蔡山君说,“舍我其谁?”



    整个大厅都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看着蔡山君。



    楚天舒也放下了茶碗。



    这个病人现在明明使不出半分的修为,但他身上就好像还是有一种比念力更细微,又比念力更宏大的东西。



    也许不需要是修行者,而是平凡人身上也能拥有,却只有在最不凡的人身上,才能这么清楚地凸显出来。



    这就是英雄的气概吗?



    史书上好像总有一些以常理推断,不能成行的事情,只能着笔于大英雄的气魄。



    “正因为是你啊。”



    乌寨主的双眼,炯炯有神的盯着这个人,“正因为是你,所以,就算你已经落魄成这个样子,我还是不敢轻易做出任何决定。”



    “那,就让我们相信祖先的智慧吧!”



    乌寨主走到厅中心那六足大铁锅旁边,从腰间的香囊里摸出一把粉末,撒在那些木材上,又拔出短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