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周三(第2页)
陈启山则去了供销社,又买了一批尿素袋和麻袋。
随后就和上班的王姐聊了聊。
溧羊的局势因为耀先行的被抓而出现新的变化。
主任之职,下放派和本地派都在争取。
但除了这个职务之外,其他职务也很香,而且外来派对这些职位也很感兴趣。`鸿*特¢小.说-网. ¢最,新?章_节+更′新+快`
以前是四方混战,如今演变成三方角力。
王姐得知陈启山去广溪采购,并没有多说,只是让他注意分寸。
陈启山在溧羊胡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因为三方对陈启山都有亲近照顾之意,但广溪那边可不管陈启山是谁。
除非有人出面,否则出了问题,陈启山是要承担责任的。
对此,陈启山自然表示自己心里明白,让王姐不要担心。
湖西公社早就知道陈启山这位采购员的存在。
不仅是湖西公社,就是南竹公社也是知晓的。
陈启山这样的陌生人,大包小包的来回多次,四位姐夫也是如此,怎么可能瞒过公社。
只不过陈启山是采购员,四位姐夫又都有正式工作和单位,他们做的事情没人管罢了。
更重要的是,四位姐夫的行为惠济一批人。
四位姐夫是赚了差价,但更多的还是让一些村里人或者公社里的人赚到钱了。
渠道稳定下来之后,每个人都受益,而受益的人群里就有公社各方面的人。
陈启山不是投机倒把,而是正经采购,不会有人不给面子。
至于过界问题,那也不是公社要管的,公社巴不得有更多的采购员下乡呢。
问题是广溪的采购员嫌远,嫌偏僻。
如今好不容易来了溧羊的采购员,凭什么就禁止人家呢?
所以四大公社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是为什么四位姐夫一直都很顺利的根本原因。
公社需要这样的采购渠道,就像人们都知道黑市,都不会举报黑市一样,这是现实需求。
陈启山没和王姐讲那么多,聊了聊局势,说了说冬捕的事情就回去了。
回到家外的时候,汪西峰还没点前悔。
我原本是想细水长流,快快的出货的,那次搞的人尽皆知是是我的本意。
可能是陈启山被搞掉了,我心外放松上来了,有没去想这么少。
是过我很慢调整过来了,没了干笋的事情,我是觉得那次采购没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