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灾后重建(下)(第2页)

有的人则是选择将工分换成二十个铜板。

嗯,什么东西都没有实打实的粮食和铜钱让人觉得安心。

蒙正全早就得了蒙小华的通知,笑呵呵的帮他们将工分换成了相应的东西。

大闺女早就说了,工分第一天使用,肯定有许多人心存疑惑,想要验证工分是不是真的能当钱用,所以,完全不用阻止他们,都给对方换成想要的东西就行。

承兑,这个举动的意义和历史上的徙木立信是一样的。

拿到了东西,众人终于对工分可以代替银钱在蒙家的杂货铺买东西的相信了几分。

以前他们想要挣钱,苦于找不到这么多的机会,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挣钱。

如今村里家家都要重修房子,只要勤快一点,赚工分一点难度都没有。

他们觉得,以后再干活挣到工分,或许可以稍微攒一攒,等攒得多了,就来蒙家的杂货铺买一些大件的东西。

比如那个一看就很好的章丘大铁锅,买一口回去绝对能用上好多年,实在是让人眼馋。

或者,也可以考虑多积攒一些工分,等到自家修房子的时候,用来给其他人支付工钱。

第一天,几个族老付出去的工分,大部分都重新流回了蒙家杂货铺。

然而,正因为村民将工分消费了,蒙小华对推行工分更有了信心。当村民们用工分在杂货铺买到东西的时候,工分的信用价值就渐渐建立起来了。

等到他们逐渐习惯了使用工分、积攒工分的时候,工分就能代替银钱在小石村内部流通起来了。

只要蒙小华能一直确保在蒙家杂货铺,能用工分兑换到实物,那么工分就能逐渐取代碎银子和铜钱,在小石村流通,甚至影响到周围的一些村子。

有商城在手,只要控制好流通的工分总量,蒙小华对做到这点非常有信心。

……

第二天,就有三拨工匠来到了村里,带着一帮打下手的人分作三处,分别开始给老村长蒋洪瑞、冯婶儿赵婶儿,还有另外一个村老开始建房子。

反倒是另外两个村老,因为找的工匠还在别处收尾,还需要两天工夫才能过来开工。

建穿斗房子,工序很多。

第一步是基础施工,包括平整场地、开挖基槽、砌筑地基。

这一步人手充足,很快就能完成。

第二步就是木构架的制作和组装,即便有充足的材料,也需要熟练的木匠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心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