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雪城异闻与千年传说(第2页)
就这么着,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伙儿都格外感激雪灵姑娘的帮助。附近好几个村落凑到一起商量,觉得实在拿不出多少真金白银报答,不如合力给她立座生祠,用香火来感念她的医者仁心。
几个村子一起动手,没多会儿,雪灵祠就建起来了。可奇事儿也跟着来了——自打生祠落成,再有人靠近雪灵姑娘,都能闻到她身上飘着一股天然的香气,闻着就让人心旷神怡、头脑清明。更神的是,不少老人家只要挨着她站一会儿,沾着那股气息,多年的老毛病竟慢慢好了。
这下,大伙儿更觉得雪灵姑娘是神人下凡。有些年长的试着问起她的来历,她也只是礼貌地笑笑,不多说一句话。
后来,雪灵姑娘干脆住进了自己的生祠,这一住就是十年。
这期间,不少走街串巷的媒人来给她牵线,说合着给地主家的少爷做亲,想让她成个家。可雪灵姑娘总是婉拒,说自己既已继承义父衣钵,这辈子便打定主意终身不嫁,一心只做悬壶济世的事。
可就在这第十年,村子里爆发了大规模瘟疫。雪灵姑娘背上药箱,不顾被传染的风险,一头扎进村民中,一边为大家缓解症状,一边苦思破解瘟疫的法子。
后来,没人知道她究竟用了什么办法,只看到她熬出几大锅药水,召集所有染病的村民排队,让每个人都喝上一小勺。村民们向来信任她,没人有半分怀疑,只是有些细心的人发现,雪灵姑娘的脸色比往常更加苍白,像是累到了极致,便关切地问起她的身体。
雪灵姑娘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虚弱:“这几锅汤药,大家每人喝一口,应该能化解这次瘟疫。但切记,千万不能告诉任何人,是我用这种方式帮你们渡过难关的。”这番话虽让众人摸不着头脑,可出于对恩人的敬重,大家还是纷纷点头应下。
果然,村民们喝过汤药后,瘟疫症状全消,身体甚至比以前更结实了。这下,人们更是把雪灵姑娘当神明一般供奉,不少家庭里都摆上了她的画像。
可这事架不住人多嘴杂。有些年轻后生在雪城做长工时,闲聊吹牛间,还是把雪灵姑娘化解瘟疫的事说了出去。这事儿听着玄奇,很快就在外面传开。不少达官贵人特地赶来雪灵祠,想请她为家中老人医治顽疾。
面对这些请求,雪灵姑娘却只是皱着眉,十分谦虚地说自己没这个本事,一一婉拒了。
可这些达官贵人何等精明,一眼就看穿了她是有意推脱。察觉到这点,他们又怎肯轻易放弃?
眼看这些达官贵人始终不肯放弃,雪灵姑娘最后只好开出了天价——让他们把真金白银抬到雪灵祠,才肯出手。这些达官贵人像是跟她较上了劲,哪怕要价再高,还是抬着整箱整箱的金银珠宝进了雪灵祠。
村民们怕她受委屈,纷纷跑出来想为她撑腰,却被雪灵姑娘拦住了。不少人记得,她跟着那些达官贵人走时,轻轻叹了口气,那句“没想到最终还是躲不过”听得人心头发沉。有长者关切地追问究竟,她也只是苦笑摇头,半句不肯多说。
临走前,她把达官贵人送来的金银珠宝全部分给了附近村民,还叮嘱大家:“一个月内务必搬离这里,离雪城越远越好。”说完,便跟着那些人去为他们家中的长者治病了。
村民们知道雪灵姑娘如此叮嘱必有深意,虽万分不舍这片从小长大的土地,但出于对她的信任,加上她分给的盘缠足够支撑去别处谋生,最终附近几个村落还是听从了她的嘱托,搬离了这里。临行前,大家伙都去她的生祠上香,之后才带着全家老小投奔远方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