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第一次制作,失败(第2页)
40分钟过去,当中层环终于完成时,所有人都围了上来。
王振国的额头布满了汗珠,但眼中的骄傲却掩饰不住。
检测结果显示,中层环的精度达到了惊人的0003毫米,远超预期的0005毫米标准。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啊!\"陆可连长不知何时来到了工棚,拍手赞叹道。
叶潇男也由衷地鼓掌,这王振国的打磨技术,那是真没得说。
哪怕是他亲自上阵,也只能比对方做的稍微好一点点罢了。
不过叶潇男也没有高兴太早,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内层环的加工。
内层环直接接触铀球核心,精度要求同样高达0005毫米,但在眼下精度设备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只能靠纯手工打磨。
在场的众人虽然都是高级技工,但对于定位环的打造,无疑是王振国的技艺最娴熟。
休息了整整两个多小时后,王振国将自身的精神状态再次调回到巅峰,随后拿起自己的工具再次来到钨钢坯料面前。
他用手轻轻抚摸着那块钨钢,感受着金属的纹理和温度,其他技工下意识地绷紧了身体,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气氛。
\"开始吧。\"王振国简短开口,似乎是在对其他人说,也或者是在对自己说。
他们这次一共有30斤钨钢坯料,制作外层定位环和中层定位环的时候已经用去了接近20斤。
最内层的定位环需要的钨钢材料最少差不多30斤的样子就足够了。
现在剩下的时间足够他两次打造这个内层定位环,可王振国心里同样也没有底。
如果两次打造全部失败的话,下一批钨钢材料陆可说最少也要十天之后才能送来,可以说他的这次打造要尽可能一次成功,失败的越多,这个后续的压力就越大。
王振国将钨钢坯料固定在特制的旋转平台上,他亲自操作微型车床,每一刀切削都精确到极致。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内层定位环虽然这个面积更小,但耗费的精力无疑是更大的。
整整两个多小时,内层定位环的制作也才不过是完成了80左右,这是一项非常消耗精神和气力的技术活。
随着内层定位环的制作,一切都好似没有任何问题,大家紧绷的神经也渐渐放松了起来。
然而就在加工进行到最关键的阶段,意外发生了。
王振国在对定位环进行处理的时候,一个微小的振动导致切削刀出现了细微的偏差,内壁的一处凹槽深度比设计值浅了0002毫米。
工棚内瞬间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