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细嗅蔷薇(第2页)
李术被曹操骂得狗血淋头,心中窝火不已。
李术当年是孙策给的庐江太守之位,孙策在世他还有个忌惮,孙策一死,李术便只怕曹操。李术本就不愿在孙权麾下效力,再有曹操一再撺掇,幸亏李术还想要万全之策一直瞻前顾后,不然忍不了孙权那么久。
并非李术不想即刻有所作为,即刻攀附曹操、投靠许都政权以谋求高升,实乃此次未寻得机会。孙权虽已出征,但周瑜也绝非善茬。
想当年周瑜便与孙策齐名,孙策每战告捷,周瑜皆有大功。此次孙权攻打江夏,周瑜在京口、吴郡、丹阳一带部署了重兵,谁敢轻举妄动?叛乱讲究出其不意,对方严阵以待,还如何能成事?
李术心中虽这般想,却不敢如此回复曹操,只得在信中向曹操表忠心,声称定会找准时机,在孙权心口狠狠插上一刀,让曹孟德放心,放一百二十个心。
曹操见了李术的回信,只能摇头叹息。
他知道李术或许真的已经尽力了,因为曹操也曾向会稽郡山上的贼匪头目潘临传达过同样的指令。这潘临一直在会稽一带为非作歹,手下有万余匪徒,喜好在秋季下山劫掠百姓。多年来,孙权时常派将领军士前去围剿,但因地形复杂,潘临又狡诈多端,始终未能将其剿灭。对于潘临这样的 “人才”,曹操甚是喜爱,还曾派人乔装打扮去见潘临,给予他物资、武器,让他务必持续给孙权制造麻烦。
此次孙权出征江夏,潘临得到曹操的指示,连冬日喜欢躲在山里过冬的习性都顾不得了,蠢蠢欲动起来。
北固山上,袁绮绮、徐妙然与周瑜、张昭、秦松等人商议对策,周瑜主张即刻派兵支援会稽郡守将。徐妙然当即应道:“先夫留有旧部几千人,我可亲率三千兵马前往会稽御敌,再分兵两千余众交予一将领,与之形成掎角之势,威慑潘临。”
周瑜等人皆赞同徐妙然的部署,然而谁来统领那两千兵马呢?
袁绮绮推荐了一人 —— 陆逊。
对于陆逊此人,张昭和周瑜心存疑虑。皆知当年孙策攻打庐江城一役中,陆康与陆氏家族奋起抵抗,家族百余人因饥荒战乱,死伤近半。虽说半年前经袁绮绮提议,聘请陆逊出任北固山学堂的教书先生,算是主动缓和了孙氏与陆氏的关系。但在这带兵打仗的关键时刻,且陆逊如此年轻,不过二十二三岁,分明是个温文尔雅的书生,能委以重任吗?